馬文俊



摘 要:“翻轉課堂”的課堂學習任務單關系到翻轉課堂的效果和效率,任務單的重點是在知識的內化與能力的拓展兩個方面,所以,在設計課堂學習任務單時,必須體現內化知識、拓展能力的要求。以蘇教版小學數學第10冊《圓的認識》為例,談談基于“翻轉課堂”的課堂學習任務單設計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課堂學習任務單;設計;翻轉課堂
課堂學習任務單是由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的旨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活動任務方案。它作為一種教學媒介,以“學習任務”為核心要素,在教與學之間架起橋梁和紐帶,是學生學習的“指引圖”和“施工圖”,也是教師導學的有效載體。
而“翻轉課堂”中的課堂學習任務單,又與傳統教學中的有所不同。“翻轉課堂”中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已將課上部分淺層知識的學習提到了課前,因此,在課堂上學習活動的重點是在知識的內化與能力的拓展兩個方面,所以,在設計課堂學習任務單時,必須體現內化知識、拓展能力的要求,即體現教學活動對于學生在自主學習達到的認知基礎上繼續發展的意義。
“翻轉課堂”的課堂學習任務單主要包括達到目標、學習方法、學習任務等幾個部分。下面筆者以蘇教版小學數學第10冊《圓的認識》一課為例,談談基于“翻轉課堂”課堂學習任務單設計的幾點思考。
一、達到目標是課堂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前提
課堂學習任務單的目標是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活動要求達到的標準和程度,應包括課堂學習活動在內化知識、拓展能力方面達到的目標。學習任務的設計、學習內容的選擇、學習活動的展開,都應圍繞學習目標進行。
目標的制定應簡潔明了、層次清晰。教師可通過分析課標、教材內容和學生課前自學的學情,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提煉出教學目標,進而轉化為多層次的目標。
《圓的認識》課堂學習任務單的目標設定:首先根據課標、教材、學情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觀察、畫圖、測量和實驗等活動中感知并發現圓的有關特征,知道什么是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能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其中用“圓規畫圓”這一操作技能和“圓心、半徑、直徑”三個概念的學習放到課前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將“圓的特征”及“圓的應用”轉化為課堂目標:(1)能按要求畫圓(該目標指向畫圓技能的內化與提升)。(2)通過小組協作學習,發現半徑、直徑的特點、作用及關系(該目標指向三個概念的內化)。(3)通過小組協作學習,研究圓在生活中的應用及相關原理(該目標指向知識的拓展應用)。
二、學習方法是課堂學習任務單的完成手段
學習方法的設計應有助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如:有助于學生開展協作探究或展示活動。通過告知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堂探究活動時能有一定的抓手,以便更好地進行學習活動。《圓的認識》課堂學習任務單的學習方法設定:(1)動手操作: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2)小組合作學習。
三、學習任務是課堂學習任務單的核心內容
學習任務的總體要求應與要達到的目標配套,具有完成學習任務就能達到目標的性質。(1)體現內化知識;(2)體現“最近發展區”;(3)體現項目學習。“翻轉課堂”中的學習任務可以按課始檢測、進階作業、協作探究、展示活動這四步進行設計。
1.課始檢測一般與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給出的學習任務有關聯性,但不應是簡單地重復,檢測的問題設計應有一定層次。對于《圓的認識》課堂學習任務單中的課始檢測,筆者設計了兩個問題:
(1)找出下面圓中的半徑和直徑。
(2)畫一個半徑為3厘米的圓,并在圓中畫出一條半徑。
這兩個問題是檢測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圓心、半徑、直徑三個基本概念及圓規畫圓的基本技能這兩個知識點的情況,但與課前的任務有所不同,比如畫圓,規定了半徑的大小,在實際上課中,畫對的學生達到95%以上,這道檢測題比課前的自學準確率有所提高,同時起到了內化畫圓這個技能的作用,所以該題的檢測是比較合理的。
2.進階作業的設計應考慮體現“最近發展區”,有利于學生內化知識、拓展能力。對于《圓的認識》課堂學習任務單中的進階作業,筆者針對畫圓這一技能進一步內化拓展設計了兩個問題:
(1)下面是一個邊長為4厘米的正方形,請在正方形內畫一個最大的圓。
先想一想,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動手畫一畫。
畫完后想一想,這個最大的圓與正方形有什么關系?把想法記錄下來。
(2)怎樣在一個長方形中畫一個最大的圓?在小組里說一說。
兩個問題是在特定的圖形中畫最大的圓,這就需要學生自己確定圓心的位置、半徑的大小,并溝通圓與其他圖形的聯系,提高學生畫圓的技能。
3.協作探究的主題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教材中需要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得到的知識或技能;另一種是所習得的知識在真實情境中的實際運用。對于《圓的認識》課堂學習任務單的協作探究,筆者設計了兩次探究活動:
(1)四人一組合作,利用圓片、直尺、圓規等工具,自己動手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來找找圓的半徑和直徑有什么特點,它們有什么作用,半徑和直徑間又有什么關系?請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并在小組中交流。
(2)運用已掌握的有關圓心、半徑、直徑的知識,討論并解決下面的問題。
①套圈游戲:8個人進行套圈游戲,誰套中的圈多誰贏。
下面三種站法,哪種公平,為什么?(○代表人,■代表立柱)
A B C
我們小組認為( )種站法公平,因為:
②車輪問題: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裝在什么位置?
可利用手邊的學具進行思考。
我們小組的想法是:
探究活動1是針對學生課前自學的圓心、半徑、直徑三個概念的進一步研究,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發現它們的特征、作用,使學生對三個概念的認知更加完整;探究活動2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圓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感受圓的本質,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及價值。
4.展示活動可以讓學生用思維導圖(或其他思維可視化工具)梳理,通過協作探究得到個人學習收獲,經過小組內的交流,由小組組長迅速整理出本組協作學習成果的要點,最后推薦小組代表進行全班展示交流。對于《圓的認識》課堂學習任務單的展示活動,筆者提供了一些整理工具,比如下面的思維導圖和表格:
“翻轉課堂”的課堂學習任務單直接關系到課堂學習的效果和效率,好的學習任務單是有效組織翻轉課堂的重要保障,能把學生的“獨學、對學、群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意識、語言表達能力等都得到增強,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教師“教”的思路轉化為學生“學”的思路,設計出有深度、有廣度、有效度的學習任務,并提高了小組的組織與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金陵.話說“自主學習任務單”[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1).
[2]趙敏霞.巧用任務單引導學生學會探究:以《網絡通信的工作原理》為例[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