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遠
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不僅能夠把握不同學習階段的閱讀教學重點,而且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等都有著重要作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閱讀材料的選擇、文本的價值取向、梯度問題的設置和作業的分層練習等來實施差異化閱讀教學。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差異化
小學語文教學也把學生的差異作為一種語文課程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從而追求個性與共性的有機統一,以便在閱讀教學中實現尊重學生個性與全面發展有機統一。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合理地實施差異化的閱讀教學便成為教學研究的重點了。
一、小學語文閱讀差異化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教師把握學生不同閱讀發展階段的閱讀教學重點
學生的閱讀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受“閱讀發展六階段理論”的影響,現已大致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小學三、四年級是學生從“學會閱讀”向“從閱讀中學習”轉變的重要階段。實際上,學生應當在9歲左右形成初步的獨立閱讀能力,開啟通過閱讀學習新知識的旅程。在“學會閱讀”階段,學生首先需要發展字詞解碼能力,提高閱讀流暢性,同時學習一定的閱讀策略。這就是為何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以字詞學習和朗讀能力培養為主的依據。到了三、四年級,教師就應當在恰當的時候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隨著閱讀的進行,學生掌握的閱讀策略就會逐漸生成一定的閱讀技巧了。因此教師既不能讓閱讀教學的重心保持不變,又得根據同班學生的不同閱讀發展階段來設計差異化的閱讀教學目標。
2.有利于充分發揮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
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我國小語教學是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法通常是對學生進行單項的知識傳授,并沒有充分將學生融入課堂閱讀活動中,往往是教師“自導自演”,沒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認知水平等進行閱讀教學的構思和設計,它所帶來的弊端是必然的。而教師如能在閱讀教學設計中采用差異化的設計理念,即可有效地改善這一現狀,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來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有利于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因為每一個學生的閱讀興趣、認知能力和閱讀個性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傳統的閱讀教學統一閱讀內容、閱讀進度,甚至統一了閱讀理解的層次深度,這樣顯然是不能滿足每一位學生的閱讀個性需求的,閱讀教學很難真正做到與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相切合。而在差異化的閱讀教學模式下,每一位學生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材料或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閱讀的興趣點,每一位學生也都能達到恰當的、切合自己的理解層次,這就避免傳統班級閱讀教學的弊端,做到對每一位學習者的關注和尊重,在提高學生閱讀主動性的同時,也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效率。
此外,差異化的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注意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方面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閱讀差異化教學的實施
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對閱讀學習的需求不太一致。即使是在同一個班級中,學生的閱讀興趣、擁有的生活經驗及閱讀能力等都存在著差異。從這個角度來講,閱讀教學如何照顧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閱讀教學中獲得最大的發展,是對語文教師智慧的考驗。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敢于依據學生的閱讀差異來進行閱讀教學的設計,以便讓學生在寬松的閱讀環境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內容來進行閱讀實踐,以此達成閱讀目標,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素養。差異化的閱讀教學策略體現在閱讀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
1.閱讀材料的選擇
這既指閱讀的主體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也指在同一篇的課文學習中,學生可以選擇同一篇課文里自己感興趣的段落,或者同一自然段里自己喜歡的詞句等。例如,同一篇課文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抑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小組討論等等。差異性閱讀材料的選擇要求教師充分地尊重學生,給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權利,給學生留有自我選擇閱讀材料的空間。
2.尊重文本的多元價值取向
鼓勵學生讀書能“有本身的心得”“提出本身的看法和質疑”等,這是新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大突破。在當前社會交往日益頻繁,社會意識形態交流不斷深入,人的價值觀念呈現史無前例的多元化現象。價值觀念的多樣性反映在閱讀教學中,具體表現為對文本材料取舍標準的多樣性,對文本內容價值判斷的不確定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包容各種合理的價值取向,允許各種觀點兼容并蓄。
3.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差異設置梯度問題
學生的閱讀能力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要樹立差異教學的思想意識,從而設計難易不等的數個有梯度的閱讀教學問題,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宜的閱讀問題情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提升學生學習的內驅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差異發展。
4.作業的分層練習
作業是對知識的鞏固與提升,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難易程度不等的課堂作業供全班學生選擇。差異化作業設計的過程采取“分層次設計和自主選擇”的特點,因人而異,多樣擇取,以達到學生全面參與、全面發展的目的。
總之,差異化閱讀教學是一種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同,興趣愛好各異,對事物的認識角度有別,教師只有在閱讀教學中根據每位學生存在差異的特點實施差異化教學,從而最大限度地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最終達到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趙麗琴.差異化教學策略芻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4(4):62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