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娟
摘 要: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階段是學生寫作階段的快速發展的階段,所以教師需要抓住這樣的黃金時期,重點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一種陶冶情操、個性發展、審美情趣等為一體的寫作能力,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讓學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詳細地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寫作技巧;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教學占據很大一部分,同樣相關的寫作教學也是小學高年級教師語文教學的難點。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很多年,并且小學語文教師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實踐,不可否認在當前的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在這個顯著提升的背后,我們不可否認,現階段的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中主要的問題就是:學生所敘述的作文沒有密切地貼近生活,描述的事物也不是非常的具體、學生的文章沒有自己的想法與建議、學生的寫作是答非所問等問題。
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得學生愛上寫作是教師寫作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如何寫出好文章,最重要的在于多閱讀。所以老師應該明白寫作教學應該與課文閱讀互相結合。想要更好地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學習的課文,將課文的閱讀與學生的寫作過程相結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且教師也可以展開相關的活動,以此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這樣才會讓學生感到作文有話可寫,當學生的作文有話可寫的時候,學生也就愿意去寫了,久而久之,學生就對寫作產生了興趣。總的來說,在語文的寫作過程中,如果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充分地發揮學生寫作的熱情,調動學生寫作的激情,那么學生就可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取得較大的成就。
二、重視學生平時的積累
1.閱讀積累
想要讓學生的寫作技巧有較大的提升,那么對學生閱讀積累的重視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只有通過大量感性的語言積累,才有可能提高寫作水平。因此,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感悟到語言的特殊魅力,領會到語言的表達技巧,同時也需要學生熟記一些經典的優美詞段等。教師不僅需要學生積累大量的優美詞句,還需要鼓勵學生廣泛地閱讀課外書,并且也要要求學生將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語句進行選擇性地摘抄。只有這樣堅持不懈,日積月累,這樣才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激發學生讀書、觀察生活的興趣與激情,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為以后完成一篇良好的文章打下了基礎。
2.生活積累
教師需要有目的的、有計劃地引領學生親近大自然、接觸大自然。對于寫作要求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年齡段來進行,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據可尋,增加文章內容的真實性。教師需要用心地指導學生細心地觀察與分析周圍的環境,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將其細致地記錄下來,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對每一種類型的寫作題目感到熟悉,也就是對每一種寫作的過程都會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組織相關的活動,帶領學生進行親身的體驗,就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相關的愛國主義實訓基地,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更加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對生活中真善美的感受能力。其次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名勝古跡,這樣一方面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也可增強學生對文章那種蓬勃氣勢的理解。
三、教師給予學生切實的指導
1.注重學生教學過程中寫作的指導
語文課本中收錄的這些課文,在語言的運用上都是非常具有韻味的,作者對于每一個字、每一個詞語的運用都是獨具匠心的,這些都給了學生一個良好的示范性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發揮語文課本中這些文章的輔助與引領作用,教師最好的做法就是結合課文某一兩個切入點,具體地給學生講解這樣寫的好處。就比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去尋找美景,然后又該怎樣將這樣的美景具體、生動地記錄下來。
2.注重學生寫作思路的指導
教師需要教會學生正確地理解寫作題目內在含義的能力,也就是讓學生站在寫作文章的角度上去理解文章的寫作意圖。當學生明白了文章的寫作意圖之后,應該馬上確定應該怎么把整篇文章敘述的完整,使得文章更加充實與生動。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迅速地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與自己的情感經驗,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有更多的寫作素材。
3.注重命題的指導
小學生的作文命題應該做到:小而實,也就是說,文章的題目限制的范圍是比較小的,但是文章卻又是有話可寫的,內容也是比較實在的。新而有趣,也就是說命題的文章只是通過一件小事、一個實例來反映社會上或者是某一部分的某一個主題,主要是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也就是將實物轉化為真情的過程。只有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那么學生才可以在寫作課堂上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學,從而完成具有質量的一篇文章。
總的來說,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想要寫好一篇文章,首先就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文學積累,也就是說具備較為深厚的文學功底,其次就是教師需要結合平時的實際情況,對每一位學生制訂相關的、合適的寫作技巧的訓練,也就是讓每一位學生把自己看到的、心中所想的寫下來。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實際所寫的文章,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分析與批評。這也是教師想要上好小學高年級寫作課程的兩大法寶:“心中有墨”“下筆有神”。
參考文獻:
[1]徐安娜.優化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中旬),2017(1):56.
[2]焦得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探析[J].中華少年,2016,12(6):9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