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玉峰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直接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這就更加符合了它是一門工具性學科。語文水平能夠提高一個人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更能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的教學效率是每位語文教師時刻都關注和研究的重要問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進入了課堂教學,它的“光、聲、色、形、動畫”等功能于一體的特點,更加激發了課堂教學的活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教學研究
在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迎來了突飛猛進的局面,它不斷促進人們生活不斷更新變化。當計算機技術進入到教育的課堂教學之時,更是給教育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樂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計算機技術使這門具有形象思維的學科更是增加了活力,提高了趣味性,特別是對學生的知識視野不斷擴大,教師教學靈活便利,形成了語文課堂和諧、愉悅和參與的氛圍,達到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下面就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整合體驗。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
傳統的教學只有一支筆、一塊黑板,教師只靠一張嘴,再加之“填鴨式”和“灌輸式”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出現了沉悶、壓抑的教學氣氛,學生只能是記著筆記,聽著老師單調地講述,學生積極被動地接收著知識,他們毫無參與和主動思考的機會,教師和學生出現了極不平等的地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難以發揮出來,更談不上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了。在新課改的教育形勢下,課堂教學出現了新的轉機,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改變,課堂教學形成了以教師為導、學生為主的局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特別是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學生的學習樂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們在課堂教學中動手、動腦、動口的主動行為不斷地出現,多媒體集圖、文、聲、像等于一體使學生達到了美好的境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展現,他們的思維得到了開發,課堂的教學氣氛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極大提高。比如,我在執教《春雨的色彩》一篇文章的時候,就使用了多媒體,學生們看到了那淅淅瀝瀝貴如油的春雨下著,小鳥們嘰嘰喳喳地不停地叫著,讓他們感受到了春天是那樣的美好,提升了對春雨的好感,美好的春雨畫面讓學生感到了無限的美,學生異常興奮,然后我又播放了《小雨沙沙》的歌曲,孩子們即興和唱起來,課堂氣氛空前熱烈,教學效率迅速地提高上來了。
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21世紀是科技知識競爭的時代,創新顯得尤為重要?!皠撔率且I發展的第一動力?!眲撔?,是十九大報告中的熱詞,出現了50多次。教育承擔著培養創新人才的艱巨重任,因此,我們的教學就必須以創新為主旋律,要時刻以創新為主,使學生從小就要有創新的意識,我們作為語文學科更要走在前頭,以創新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利用多媒體增加知識的容量,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給予學生無限的思考空間,他們就會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想象,讓他們以科學家為標桿,時刻去探究學習。通過多媒體提高他們的想象能力,想象就具有創新的內涵,運用多媒體教學,在文字、圖畫、聲音等各種教學信息交融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思維就會掙脫傳統的學習約束,像脫韁的野馬,馳騁在知識的原野上。多媒體可以運用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以跳躍的思維形式,開拓學生的想象能力,激活他們的思維,由此產生創新的思想火花。無論是識字教學,還是閱讀寫作教學,無處不滲透著創新教學的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從小就得到創新能力的培養,形成一種創新的良好習慣。
三、多媒體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羅丹說:“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中時刻牢記的內容,我們在教學中主要是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而審美能力是比較重要的一種能力,它可以增添學生的學習樂趣,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升華美的享受。因此,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對審美能力培養的最佳手段。比如,我在執教《燕子》一文的時候,對于燕子的外形介紹就運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展示了燕子全身的毛都是黑的,還有一雙翅膀和一個小尾巴,“烏黑發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湊”“活潑機靈”幾個詞用不同顏色表示。學生更加明了清晰,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總之,多媒體的運用在語文教學中起到了最佳效果,它對語文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它的益處多多,前景無量。我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研究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更好地發揮這一先進而最佳的教學手段,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