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文
摘要:老師要在研究初中階段數學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經過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的革新,建立中學階段的高效率的課堂。本文通過對高效率的課堂介紹下手,闡述了我國初中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旨在為我國的初中階段的高效率課堂提出相關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構建 途徑
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同學們在學習數學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同學處在思維方式的重要階段,所以,老師在課堂教學上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革新教學方式,為同學在數學課程上有個深入的研究。下面是針對建立高效課堂而采取的措施。
一、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在課堂上對學生進的行提問,將同學們推進矛盾的情景,對所學的知識有疑問,然后通過自己的學習獲取知識。例如,在“有理數的乘法”的學習中,老師要引導同學們對之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8×5=8+8+8+8+8,這就是說8×5代表的是5個8相加。大家覺得這個解釋合理嗎?”同學就會回答“合理。”接下來提問:“那么8×(-5)又代表什么意思?也可以代表-5個8相加嗎?顯而易見這樣解釋是不對的,可我們該怎么表達呢呢?”當聽到這個問題后,學生們肯定會覺得手足無措,不知該怎么解答這個問題。老師就需要從旁進行引導:“大家還記得之前學過的正數與負數可以代表相反意義的兩個量。而且,在學習這個知識的時候我們是通過數軸法進行學習的,如向南騎行8米,再北騎行3米,相比起點一共向南騎行了5米,可以用8+(-3)=5米來表示。通過之前的學習的回顧,有理數乘法是不是也能夠用數軸法進行學習呢?通過這樣的引導,同學們就可以輕松的學習到新的知識。
二、密切聯系生活實際,促進教學的生活化
我們所學的知識大多都來自于實際生活中,數學知識也不例外,而最終我們也是把所學知識作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依托實際生活,從生活中找到與數學相關的信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找到生活中隱含的數學知識,我們的數學教學過程只有貼近生活,才可以迸發新的火花,使得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性,進而促進同學們積極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為了幫助同學們對相關數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增強同學們使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老師要根據同學們所學的知識出發,將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增加課堂教學的有趣性,促進同學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的效率。比如,當同學們在學習“合并同類項”內容的時候,老師就需要把所學的知識生活化,:2個蘋果+3個蘋果=5個蘋果;4個橘子+1個橘子=5個橘子;5個蘋果+4個橘子=5個蘋果+4個橘子;接著向同學們提問2y-3y+1-6y=?2ab+5ab=?然后引入所學的新知識。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讓同學主動把之前學習的知識和新知識進行聯系,比如:在4y+2b-5a+3b-2y-a+3y這道題中就包括了我們之前所學過很多相關知識,將新舊知識的有機的結合,能夠促使同學們理解新舊知識的不同和相同,進而提高同學們對于新知識的理解。
三、提升學生學習技巧
數學是一門集邏輯與抽象相一體的課程,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習內容。因為數學在同學們所學內容中有著重要地位。所以,老師需要引導同學們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一個好習慣,學會如何高效的學習數學,進而促進同學們在深層次的學習中更加的得心應手。初中階段的老師在建立高效率的數學課堂時,應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情境教學法,使同學們在舒適的環境中更高效的獲取知識,老師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增進與同學們的關系。例如,在“統計圖”這個內容得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創設適合的情境:叫同學們對于各類的統計圖有一個大概得認識,這其中就包含了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等,在同學們觀察要以后,老師及時的提出的疑問,同學們就會順著老師的思路思考,然后再通過分組討論將每個人的看法寫下來,最后統一匯總。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們的掌握知識的能力。另外,老師還應該鼓勵同學們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比如,在統計學校里有多少課楊樹,然后將結果用圖表的方式表示出來,提高同學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提高課堂的效率是現今最重要的內容,這就要求老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方式提升自己,在教育方式上要不斷革新,使得通過自己的講授可以使得同學們更加喜愛數學這門學科。通過老師和同學的不懈努力下,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很快就會實現。
參考文獻:
[1]崔春艷.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5).
[2]董建軍.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甘肅教育,2016,(09).
[3]楊春杰.關于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2016,(03).
(作者單位: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石灰窯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