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樂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成熟與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群體經過高等教育后走向社會,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青年群體就業創業問題,并逐漸演變成為一個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這給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本文從當前青年群體在就業創業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分析研究了解決此類問題的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青年;群體;就業創業;現狀;問題;對策;分析
一、青年群體就業創業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大量的畢業生也隨之進入社會的各行各業,然而面對社會整體的行業人才需求,必然對一部分青年群體的就業創業產生一定壓力,導致就業創業形勢日趨嚴峻。據相關統計表明,早在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共115萬人,但是到了2016年,這一數字已達800余萬人。高校畢業生的規模繼續增加,直接導致了該群體就業難、創業難問題的不斷突出,值得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等相關部門高度重視。
二、青年群體就業創業難的原因
針對當前各地區青年群體就業創業的現實情況來看,造成的原因通常有幾下幾種:一是受高校擴招的直接影響。由于近年來高校擴張的影響,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增幅巨大,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青年群體就業難、創業難的問題。二是親年群體就業創業渠道較窄。就當前而言,高校畢業生較為普遍的就業創業方式無外乎學校推薦、熟人介紹、校園或社會招聘會、人才交流網站和公務員及企事業考試等等,這在客觀上已遠遠不能滿足青年群體日益多元化的求職創業需求。三是部分高等院校專業設置錯位,一些高等院校教育專業不能及時創新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當前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脫節,導致畢業生在校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無法較好的滿足市場各行業需求,增加青年群體就業創業難度。四是部分青年群體的擇業觀不夠理性。當前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工作和生活節奏都較快,導致許多青年畢業群體在畢業之后擇業創業時片面的追求高工資、高職位甚至一夜暴富等,在工作中不肯吃苦受累、缺乏擔當意識,無法滿足單位和崗位的要求。五是青年群體缺乏科學的職業規劃,由于缺乏社會經驗,一些青年畢業群體在擇業時沒有做好對未來職業的發展規劃,缺乏求職技巧,缺乏工作經驗等等原因,直接導致在后續的求職和工作中出現重重困難。
三、促進青年群體就業創業的對策及措施
面對嚴峻的青年群體就業創業問題,不論是作為高等院校方面,還是政府及社會方面,都應該充分考慮研究,優化資源配置,統籌研究解決此類問題。就當前而言,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政府應發揮宏觀的調控作用
對于政府部門而言,在解決青年群體就業創業問題中應發揮重要的宏觀調控作用。首先要持續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引進高新技術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為解決就業創業問題創造社會基礎和經濟條件。同時,要不斷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如,在稅收、貸款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增加青年群體勞動力的市場自由流性等動營造良好環境,為青年群體的就業創業提供保障。其次,要完善公共就業服務,不僅要強化青年群體的職業技能培訓,也要不斷規范人力資源市場,從多角度、多渠道助力青年群體的就業創業。最后,可結合國家出臺的政策,鼓勵和倡導青年群體服務基層,為社會的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價值和力量。
(二)高等院校應承擔主要的教育職責
高等院校是承擔教書育人和承接青年學生群體踏人社會的重要機構,在解決結業創業問題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可舉辦組織開展就業創業講座,主要內容包括就業形勢、職業生涯規劃、面試技巧等昂面,不斷引導青年群體端正就業觀念,增強其求職技能。二是可加強與人才市場、民營企業等的聯系,拓寬就業市場和渠道。三是跟蹤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通過對畢業生用人單位的跟蹤,了解到用人單位的需求和學生能力的優劣勢,然后將學校及青年群體在就業創業方面存在的問題加以總結和分析,不斷健全完善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設計,使之更加科學合理、貼近市場。
(三)企業應助力解決結業問題
作為社會經濟發展主要力量的企業,也要理性對待青年群體就業問題,在制定用人計劃時,要以長遠的眼光,吸引德才兼備的大學生,助力企業發展。在招聘應屆畢業生后,可合理安排這些人員先到一線鍛煉,積累經驗,然后再通過系統的培訓,調整到相應的崗位工作,為企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同時也幫助解決青年群體就業問題。
(四)青年群體要樹立正確的擇業創業觀念
一方面,青年群體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擺正心態,理性看待就業問題。在就業創業時,要耐心、踏實、認真,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發揮自身價值,然后再進一步考慮如何升值、加薪,如何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求職、創業準備,如科學理性的職業規劃、成熟穩定的求職心態、收集各類招聘信息等等,同時要注重把握校園招聘、應屆生招聘等寶貴機會。在創業方面,要積累一定的工作和社會經驗,深入的了解社會和市場情況,做好充足的創業計劃和心理準備,充分利用政府優惠的創業政策和社會資源,科學創業、理性創業。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青年群體在面對就業創業問題時,難免出現各類的問題。面對此類問題,社會各界應該群策群力,多管齊下,共同應對,努力提升青年群體的就業創業能力,改善就業創業環境,提高就業創業成功率,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澈元.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差異性政策訴求及原因探析——基于對臺灣4所高校1030個樣本的問卷調查[J].現代臺灣研究,2016(06):40-45
[2]譚杰,廖根深,張應統.珠三角地區青年就業創業形勢分析——以佛山市南海區為例[J].中國青年研究,2014(07):89-93
[3]賈璐.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新模式探索——基于撫順市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2(16):156-157
[4]王利軍.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促進青年成功就業創業的孵化器[J].科技信息,2011(05):833+825
[5]段穎立,朱興龍,劉文革.青年創業體系的構建——兼論通過創業實現就業的機制[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06):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