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閩
【摘要】本文簡要敘述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內涵、重要意義和培育方式。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影響因素;創新途徑
前言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擺脫大同和平庸,有別和領先于同業態、同業種其他企業的重要標志,在企業機制體制、成本管控、銷售模式、服務水平、研發能力和人力資源的多個維度都會有所體現,直接表現為向社會和消費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服務、更物美價優的商品,一言以蔽之,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奇”,是一家成功且成熟企業的不二法寶。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特性
任何行業都有翹楚和標桿,其中既有曾經風光無限卻又中途衰落的諾基亞,也有傳承百年仍然勢頭如虹的同仁堂,個中緣由還是有些企業對核心競爭力的特性和內涵把握不準,最終從領跑者掉隊成為追趕著。通過學習積累和長期實踐,個人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具備以下四個特性。
(一)難以復制性
對于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是引擎之于汽車、芯片之于手機,對于餐飲業核心競爭力就是環境味道和口碑傳承,對于建筑業核心競爭力又變成了既往業績、施工資質、機具設備和人才儲備。無論以上任何一種,都獨具特色難以照搬。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積,任何對核心競爭力的模仿都難逃蹩腳和山寨的命運。有的企業寧當李鬼不愿創新,靠小聰明打“擦邊球”,在正主的品牌效應下竊得一杯殘羹。有的企業寧走捷徑不強內功,成熟品牌、核心技術、管理團隊都靠引進,將自己的生命線置于他人之手,一旦斷供,猶如斷炊,企業將立刻跌落谷底陷入窘迫。經驗可以借鑒,成功不可拷貝,企業成長之路的每一段歧途和每一場風雨,都是必要的積累和沉淀,只有腳踏實地的經歷、千淘萬漉的打磨,才會擁有核心競爭力這“第十個饅頭”。
(二)資源稀缺性
燒火棍永遠不能當作撒手銅,砌墻磚也永遠不會成為頂梁柱。能為人所不能,必定是掌握了不可再生能源,比如石油化工和礦業電力企業;或者業內頂尖專家,比如生物制藥和電子產品研發企業;抑或大量社會資源,比如批發零售和電商平臺企業。這些不是人人都能唾手可得,也并非人人都能掌控駕馭的,正因為其具有了稀缺的屬性,才讓一些企業成為了“個別”企業。
(三)不可替代性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規律和流程,我們無法超脫這些規律推動企業發展,也無法逾越這些流程的任何節點去開展生產經營,我們把握客觀規律,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鏈的過程就是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過程。競爭對手無法通過其他方式來代替先進企業的優勢,這就是核心競爭力在為客戶創造價值過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當一個企業成為了所屬行業的標準制定者和升級風向標,也就牢牢地掌握了企業對未來和未知的掌控能力。
(四)發展周期性
任何事物都有發展脈絡和生命周期,在企業的不同階段,隨著戰略期待和發展愿景的演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看到很多曾經領先于時代的企業最終被時代所拋棄,很多新興企業隨著改革浪潮躍然而起,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比如共享單車和掃碼支付。縱觀一些企業的編年史,很多賴以傲視同儕的優勢最終變成了拖拽后腿的劣勢,這個過程就是核心競爭力的生命周期,從無競爭力到一般競爭力,再到初級核心競爭力、成熟核心競爭力,最后成為核心競爭力,當發展至此,企業開始安于現狀,錯誤評估行業走勢和自身優勢,那么核心競爭力將沿著上述的過程往逆向發展,優勢蕩然無存,企業走向衰退。因此,優秀企業要不斷立意創新,多元發展,重點發力,保持現有優勢,發掘新的亮點,在產品推陳出新、企業轉型升級中始終保持領先。
二、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意義
企業不斷革新的重要目的還是更加貼合市場需求,占領更多份額,保持生機活力,在創新中實現新的發展,在發展中實現新的作為。
(一)有效提升企業的議價能力
一是提升品牌附加價值。很多商品已經超脫了本身的實用功能,品牌效應賦予了這些商品更多的意義,比如名牌手機、奢侈用品和高端服飾,這些商品除了基本功能以外還彰顯了消費者的身份和地位。與此同時,“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的消費理念根深蒂固,消費者愿意承受多高的價格,也代表著對商品給予了多大的信任,買賣雙方在價格和價值上經常能達成驚人的一致。二是降低自身運營成本。低級競爭的重要表現就是無差異化競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靠壓低價格死扛硬撐,結果一損俱損,行業整體沒有進步,消費訴求沒有滿足,企業效益沒有保障。這種情形在我國市場經濟初期不同程度存在,很多企業依托人口紅利,壓低工費福利,甘居產業下游,成為境外品牌代加工廠,依靠合資品牌過小日子,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當人口優勢逐步弱化,這些企業已經回頭無岸。因此,高端的價格戰還是差異化競爭,通過升級生產原始材料、優化生產組織形式和縮短成品銷售渠道,從而在有力保障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合理降低銷售成本,而差異化的存在就是核心競爭力的直接作用。
(二)合理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
管理水平、文化建設和生產方式、營銷模式都是核心競爭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企業進入全面協調發展,沒有明顯短板,具備顯著特長的相對成熟階段,研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緊密銜接,投資回報快、資金周轉快,企業的根基將十分穩固,就像人體的消化系統,吐故納新的速度越快,代表個體的健康指數越高。品質決定品牌,現場決定市場,競爭力、吸引力、號召力越強的企業市場接受度和消費期望值越高,企業運營也會因此趨于良性、走向成熟。
(三)極大提高行業的進入門檻
核心競爭力的發展和演化,在將企業從一個高峰推向另一個高峰的同時,也在不斷推動行業整體提升,敦促領導者多從強化自身建設、貼合客戶體驗、推動產品升級、引領行業走向上下真功夫。有助于筑高行業壁壘,提高進入門檻,規范市場秩序,將投機取巧者和坐享其成者擋在門外,將裹步不前者和固步自封者甩在身后,由多頭競爭轉入精英競爭,由價格競爭轉向良性競爭,讓市場更規范,讓標準更嚴格。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人民生活工作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很多行業、工種也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不得不在尋求轉型中謀取新生,這也都是在核心競爭力的較量中為社會作出的積極貢獻。
三、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方法途徑
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既是夢想家,也是實干家,必須具備用未來視角規劃當下的能力,超脫現有時空思考問題、預見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一個企業保持活力和競爭力的必備前提。
(一)不斷增強把握全局、審時度勢的判斷力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一個行業的發展、興頹,受宏觀經濟形勢、政府政策取向、大眾消費習慣、市場飽和程度等多重因素影響,這些就是全局和大勢。每個行業必定經歷朝陽、成熟和夕陽三個階段,只有占據高位,俯視全景,反躬自省,才能在時間上看準從事行業的發展階段,在空間上找到企業自身的準確定位,力爭做到早謀劃、早布局、早轉換、早受益,在方興未艾時及時切人,在如日中天時看到危機,在如薄西山時及時轉型,這也是很多大型集團在面對網絡銷售、智能手機、高速鐵路等新興事物的沖擊下,做到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及時升級主業,仍然能夠招牌不倒、品質不倒的主要原因。
(二)不斷增強大膽突破、敢于競爭的創新力
中央一再強調要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經濟改革發展思路,就是要逐步摒棄人多勢眾和拆拆建建等傳統的、簡單的發展方式,橫下一條心、擰成一股繩要在創新發展驅動上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在時代的大幕之下,每個有責任心和進取心的企業都該擔當起突破創新的責任義務,對標世界先進標準,表明中國發展態度。一是創新經營模式。全力形成在管理、技術、產品、銷售、服務等諸多方面與同行的差異。二是加強信息采集。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改變企業內部構造,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提升企業管理效能。三是掌握核心技術。做好市場調查評估,預測市場整體走向,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弄清一般技術、通用技術、專有技術和關鍵技術的概念區分,集中優勢資源研究、攻關、開發、改造、鞏固專有和關鍵技術,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價值。四是提升員工素質。人為萬物之靈,萬事以人為本,多數人推動社會進步,少數人領導社會變革。必須重視人才培養和使用,要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創造寬松的培養、吸引、使用和穩定人才的環境。還要完善人才選拔機制,堅持任人唯才,量才而用。更要建立人才評價機制,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五是完善管理制度。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管理原則、管理方法和機構設置,是企業實現分工明確、運行高效、協調有力的重要保障。
(三)不斷增強博采眾長、開拓進取的文化力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和信仰,創新企業文化就相當于給企業輸人了新鮮的血液。企業文化創新的實質在于企業文化建設中突破了脫節和僵化的文化理念的束縛,實現向貫穿于全部創新過程的新型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面對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僅從思想上認識到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是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創新貫徹到企業文化建設的各個層面,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中。企業領導者應當加強自身修養,轉變觀念,提高素質,使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心理狀態始終保持一種非凡的活力,最終讓文化成為習慣,讓習慣符合標準,讓標準推動發展。
(四)不斷增強保證質量、誠實守信的親和力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實守信是人性之基,是處世之本、交往之道,也是每個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每個企業的最高“資質”。誠信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人生因誠信而精彩,社會因誠信而文明。就個人而言,誠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寶,體現的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業而言,誠信是其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做企業不是站前廣場賣茶葉蛋,一錘子買賣不留余地。企業的履約能力,員工的業務素養就體現在一張張訂單上、一個個細節里,誠信于股東、誠信于客戶、誠信于員工、誠信于社會,這是大型企業盡責擔當的應有追求。一次失信,百次無用,透支信用就是透支市場,只有企業的每名員工都像珍惜個人名聲一樣維護企業的聲譽,這個企業才有更光明和更廣闊的未來。
掌握和發展核心競爭力,就是占領和堅守市場制高點,做好企業就要抓住重點不放松、不動搖、不懈怠,矢志不渝,堅定不移,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體系,不斷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速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夢覺.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M].長沙:湖南出版社,2009
[2]王蓉.基于企業文化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8):58-59
[3]陳佳貴.培育和發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公司和大企業集團[M].北京:中國工業經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