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作為我國規模較大的行業之一,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于住房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建筑企業以一種跨越的方式發展。但是,因為一些建筑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在建筑項目擴張時出現資金鏈斷裂,最終影響了公司的發展。因此下面就如何加強建筑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進行研究,通過分析其財務管理中常見的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為企業穩定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建筑企業;財務管控;管控方法
一、建筑企業財務管控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近些年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企業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而這期間對于建筑行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因為,我國的建筑企業長期處于一種不規范管理的狀態,導致了從業人員的自身素質較低,一般的建筑企業的施工人員都是農民工,還會經常出現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并且,建筑工程領域中經常出現違法分包、轉包等不合法現象,這也給建筑企業在經營管理、技術培訓等方面帶來很多問題。因此,為了能夠使建筑企業在新形勢下穩定發展,就必須要使其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方法,從而為企業有效避免發展過程中的一些財務風險,真正推動企業穩定向前發展。
二、建筑企業財務管控現狀
對于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定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要加強建筑企業財務內部管理,但是在實際的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于財務風險控制認識不足,一些企業過分的重視實際工程的施工建設,而忽略了自身企業內部財務風險管理,并且缺少一個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辦法,甚至一些小型建筑企業還在沿用傳統的財務管理制度,導致經營過程中企業財務非常混亂,不僅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還會使得一些責任互相推諉。其次,雖然一些企業對于財務管理重要性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但是在實際的財務管理中沒有一個相適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導致財務管理成為空談。并且我國建筑企業的流動性較強,很多的建筑企業在很多區域內都有工程項目,而對于相關建設資金的使用則與整個公司有著聯系,因此在相應工程建設上需要資金支持時,公司不能夠很好的進行資金調配,造成了建筑項目出現停工現象。另外,一些建筑企業財務內部管理人員自身專業技術較為缺乏,在進行財務人員招聘時很多企業都忽略了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導致企業的相關管理能力不足,最終造成了企業財務賬目不清,實際財產不實的現象。
三、對建筑企業財務管控的有效措施
(一)降低勞務費支付風險
為了能夠降低建筑企業財務風險,建筑企業需要與勞務公司簽訂正式的勞務分包合同,然后必須要在合同中明確規定建筑企業代發勞務公司民工工資。而在勞務公司進行分包掛靠時,必須要以掛靠勞務公司的名義進行與民工簽署勞務合同。此外掛靠的勞務公司與每一位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時,必須要在相關的合同中注明以下幾點:工資必須是含社保的工資、合同中必須有社會保險的相關條款。并且建筑企業需要通過以考勤的方式加強對農民工工資的支出管理,并且為每一位農民工開辦銀行卡,保證將員工工資發放到每一個農民工手中。這樣對于降低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有著重要作用,保證了企業的穩定發展。
(二)通過合理選擇降低企業稅負
隨著我國近些年的稅收政策不斷改革,對于建筑企業來說選擇一個正規的材料供應廠商進行合作,不僅能保證建筑企業自身利益不受到損失,還能夠使建筑企業管理向著正規方向發展。但是,對于采購原材料的成本方面,正規的廠商價格將要比小型廠家價格略高。而隨著我國稅收政策的改革,通過取得增值稅發票能夠抵扣一部分的稅款,這樣總體的算下來,企業在正規廠家采購材料的成本還是較為合理,并且材料的質量能夠得到保障。此外,建筑企業通過定點采購的辦法,根據廠商協調進行定期的資金結算,并及時的開具增值稅發票,這樣一來不僅使建筑企業的資金得到有效使用,還能夠降低發生財務風險的幾率。
(三)實行集權化財務管理模式
在建筑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為了能夠保證財務管理的質量,應該加強對企業財務的集中管理,這樣一來在企業材料采購及設備的采購時,建筑企業財務部門能夠對其進行一定的質量與價格控制。此外在選擇的各種設備時,需要科學的選擇,并在使用者使用之前進行相關的技能培訓,增加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人員的數量,通過有效的財務監督制度來杜絕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并且通過事前預算機制來進行控制,做到對整個財務管理的動態管理效果。
1.健全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制度
通過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性,從而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一般來說,在具體的業務開展過程中,對建筑施工中重點的資金及材料采購,必須要加強財務控制,防止資金的不當使用,防止企業出現資金鏈的斷裂。通過利用科學、嚴格的審批制度,保證資金審批正常進行,從而避免了企業在籌資過程中出現風險的幾率。并且,通過建立一個完善的采購申請制度,對施工材料按照最初設計的預算數量進行采購,從而避免出現浪費。此外在日常的關聯過程中,通過建立一個授權審批控制管理方案,對日常的各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授權審批,并且保證在施工中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有應急授權的權利。對于一些容易出現舞弊的工作崗位,必須要加強管理,防止出現相互勾結造成企業經濟損失的現象。總之,建筑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內部崗位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制定。只有建立了嚴格科學內控制度,才能為企業的發展日常發展進行合理有效的經營管理,規避容易出現的財務風險,并且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
2.實行全面預算管理
為了降低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現,需要企業建立一個全面的預算管理制度。通過這種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合理的管理。并且,對于企業在日常進行的各種預算執行中,如果發生超出預算方案的計劃執行時,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審批,這樣才能夠進行超預算的支出。只有將企業項目成本費用真正的控制在最初的預算中,才能夠保證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增長。同時,對于預算執行和預算目標中呈現的巨大差異,需要通過各種比較分析的方法進行原因的查找,從而幫助企業管理者改變經營的方式,達到有效避免企業財務出現風險的幾率,對于糾正錯誤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此外,全面預算工作,還能夠有效的作為一種企業對員工績效考核的量化指標,從而幫助建筑企業準確的掌握員工的各項工作成果。
3.建立績效評價制度
通過建立一個完善的業績評價考核制度,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對企業預算目標與標準進行很好的掌握。首先,建筑企業需要與施工項目部進行相關合同的簽訂,從合同中約定雙方關于績效考核的一些內容與標準。并且由相應的工程監理擔任進行考核的責任人,使其能夠對整個工程項目進行監督管理,并且還能夠按照約定進行一個公正的評價,對于評價的結果需要由三方共同進行確認,這樣才能夠將其作為本次利益分配的主要依據。這種準確的分配方式能夠有效提高項目管理者工作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使建筑企業得到快速穩定的發展,必須要不斷的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通過針對財務管理來避免一些資金的浪費,以一種最為科學的方式使企業財務得到完善的管理,從而為企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志勤.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及管控措施[J].中國總會計師,2016(12):104-105.
[2]潘忠亮,傅云翔.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控問題探析[J].會計師,2016(23):18-19.
[3]王曉東.我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及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6(24):77.
[4]梁正英.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管控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
(作者單位:山東友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