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蕊芳
摘要: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發展,競爭加劇,需要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從而增強自身實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并發展。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提升企業整體效益,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對企業財務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各項指標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對財務管理有重要影響。但是杜邦體系在應用過程中存在某些問題,需要管理人員予以重視。
關鍵詞:杜邦分析體系;財務分析應用;改進
財務分析工作開展能夠全面了解財務工作狀況,基于財務工作現狀找出問題并進行改善,以此實現且經濟效益提升目標。財務分析工作的開展方法多樣,管理人員需要結合到企業自身狀況,財務工作開展現狀,靈活選擇方法,合理分析,為企業管理提供支撐與幫助。
一、杜邦財務分析體系
權益報酬率是對企業盈利能力進行衡量的重要財務分析指標,在整體分析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該指標越高,表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企業獲利能力越強。凈銷售利率表示每單位銷售收入能夠帶來的利潤,反映了銷售收入水平,該指標情況能夠反映企業管理經營水平。通過對該指標的升降變動進行分析,能夠在企業擴大銷售規模時注重經營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從而促進效益提升。總資產周轉率,該指標是對企業資產利用效率與經營質量進行評價的重要指標,資產周轉效率越高,該指標數值越大,反映其銷售能力越好。資產周轉加速可通過薄利多銷方法,使利潤絕對額增加。權益乘數表示的是資產總數于股東權益倍數之間的關系,反映了企業負債情況,如果此項指標越大表明企業負債越大,外部融資財務杠桿也就越大,企業需要承擔較大風險。
二、傳統杜邦分析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杜邦分析體系無法完全適用于當前管理工作
杜邦分析體系應用于財務分析工作,能夠綜合全面系統反映財務管理工作水平,財務狀況。但是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新的管理模式與技術應用,對財務信息質量要求在提升,杜邦分析體系應用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從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考慮,沒有分析企業發展能力,企業財務分析包括了企業發展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應用能力,而傳統分析體系沒有對企業發展能力進行評價。隨著社會發展市場競爭加劇,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重視自身潛力,而傳統分析體系沒有對該指標進行分析,無法與當前財務管理工作相適應。
(二)未將現金流指標納入分析體系
財務分析工作報表包括了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上述報表能夠從不同角度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反應,對于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而言三者缺一不可。但是對于傳統杜邦分析體系,財務指標來源于利潤表與資產負債表,沒有將現金流量表納入考慮范圍。并且,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屬于靜態報表,對企業經營業績分析是基于靜態角度開展的,存有一定局限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對利潤數據進行修飾,使用者容易受到誤導而做出錯誤決策。現金流量表編制需要依據現實情況,人為因素對數據影響的可能性會大幅度降低,使財務工作結果更加可靠,因此根據工作需要將現金流量表內容考慮到其中。
(三)未考慮到成本指標
企業發展不僅需要考慮利益,同時還要對成本進行控制,傳統杜邦分析體系沒有將成本數據納入其中,對企業全面管理工作開展不利。傳統杜邦分析體系基于財會角度對指標進行分解與構造,管理會計數據資料沒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而企業的風險也會增大,風險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是必然存在的,因此需要通過相關指標來反映量化風險對其有效控制,傳統杜邦分析體系未能有效反映企業經營風險。
三、杜邦分析體系問題改進
(一)引入指向財務指標,評價企業發展能力
杜邦分析體系需要考慮到企業可持續發展情況,企業在保持財務政策、利潤能力不變的情況下,增長比率被稱之為可持續增長率。此項指標使其他財務指標統一以此對企業增長是否可持續進行評估。引入指向財務指標,能夠使傳統杜邦分析體系缺陷得到有效彌補,對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營運能力進行全面評價反應,能夠體現彼此之間的關系。
利用總資產周轉率與銷售息稅前利率二者乘積反映資產報酬率。傳統杜邦分析體系,凈銷售率被分解為銷售收入與凈利潤之比,但是凈利潤指標會受到所得稅政策、資本結構變化影響。為避免影響新杜邦分析體系可以將資產報酬率進行分解,利用總資產周轉率與銷售息稅前利率二者乘積反映資產報酬率,而銷售息稅前利率又可以進一步分解,分別為銷售息稅率,銷售凈利率。基于管理會計角度,對銷售凈利率進行進一步分解,從而使整體財務分析工作質量獲得提升。
(二)引入現金流指標
傳統杜邦分析體系沒有考慮到現金流對財務分析公司的重要影響,因此財務分析工作是一種靜態的分析。將現金流相關指標引入財務分析工作,對指標進行分解,使企業現金流相關指標能夠參與到財務分析工作,改變單一的靜態分析局面,分析工作更加全面合理科學。比如在企業資本結構指標中,可以考慮引入每股凈資產指標,該指標就可以進一步分解,包括權益負債比,每股營業現金流量,債務總額和現金比。每股凈資產是普通股東投入資本增值、保值情況的反映,而現金流量指標反映了企業經營過程中現金分派股利情況,能夠基于現金流角度體現企業營運能力,負債權益比良好的詮釋了資本負債表中資本結構,是對財務杠桿的應用程度的反應。
引入留存比率指標。改進傳統杜邦分析體系,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兩個角度分解財務指標,使杜邦分析體系分析決策功能得到強化。改進后的分析體系可以考慮引入留存收益比率指標,該指標在財務分析工作中對企業有重要影響,因此運用杜邦分析體系,需要基于現狀對傳統方法進行突破,通過引入留存比率指標,使投資科學性得到保障。該指標引入后,工作人員進行財務分析需要對相關公式進行優化。基于企業發展現狀分析,能夠對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幫助。對傳統杜邦分析體系進行改進,權益指數變動能夠降低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而營業收入分析結果則更加真實可靠,避免了企業財務分析工作中造假情況,使財務分析工作更加真實。
(三)引入邊際貢獻率,安全邊際率,所得稅率指標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改進后,產品擴大銷售與單位成本變動重要性得到良好體現,邊際貢獻率,安全邊際率,所得稅率三項指標確定了企業銷售凈利率。分析成本指標可以發現,企業銷售狀況越好安全邊際率就會越高,資產周轉率也會越高,企業邊際貢獻率越低表明單位變動成本相應較低。改進后的杜邦分析體系能夠良好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盈利能力主要通過銷售凈利率反映,而營運指數則能夠對賬面利潤可靠性,真實性進行全面評價。杜邦分析體系在改進后,能夠良好反映企業償債能力,傳統分析體系一定程度上無法真實反應企業負債水平,沒有將現金流數據納入考慮范圍,無法科學體現企業償債能力,而改進后引入現金債務保障率指標,能夠比較準確反映企業償債能力。
改進后的杜邦分析體系,引入了現金流量,留存比率指標,際貢獻率,安全邊際率,所得稅率指標,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息稅前利率等一系列指標,管理工作實現了財務與管理會計雙向融通,使企業內部各部門間能夠良好配合協調,數據資源能夠共享利用。新增的各項指標能夠在相關方利益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對企業財務信息進一步分析,判斷企業收入與收益質量,為企業管理工作開展提供幫助。
四、結束語
財務工作是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財務分析工作又是財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分析工作基于財務管理工作現狀,企業經營現狀利用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反映企業經營狀況。杜邦分析體系是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將其應用于分析工作,能夠提升財務分析工作效率與質量,但是傳統杜邦分析體系與當前企業經營狀況和社會環境不相符,不能夠有效發揮其作用,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改進,利用新的指標對體系進行重構,以此提升財務分析工作質量,反映經營管理狀況,為企業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參考文獻:
[1]胡永利.杜邦分析體系在財務分析中的應用與改進[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3(17).
[2]方東明.論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
[3]張樂君.探究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策略[J].江蘇商論,2017(24).
[4]陳顯茂,馬海燕.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改進[J].財經界,2017(16).
(作者單位: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