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全
摘要:微課的使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初中教學當中的很多問題。教師在教學工作當中可以利用微課創設情景,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并通過微課,將很多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有效地突破,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本文對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微課 初中數學 教學 策略
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當中利用微課能夠非常有效地節約課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但很多教師沒有掌握微課的正確使用方式,沒有將微課的價值真正發揮出來。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微課,有效開展教學工作,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微課的作用,尋找正確地使用方法。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加強對數學概念的有效理解。
一、利用現實情景開展微課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當中利用現實情景開展微課教學,能夠在優化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對傳統講授方式進行轉變,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和形象,提升數學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高度的熱情。例如,在學習數學統計和概率相關知識時,教師為了加強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可以給學生播放單位時間內車輛的通行狀況,并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對車輛的通行數量進行估計,進而引入統計的數學概念。利用微課開展課堂教學,并以生活化元素為基礎創設教學情景,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的實際應用有更好地理解,從而對數學產生更大的興趣。所有科目的學習,都是以學以致用做為最終目標,但數學學科由于其在考試當中的重要性為學生造成了一種心理暗示,很多學生都將其視為學習任務,而對其應用性進行了忽略,最終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十分單調。
二、利用微課開展概念教學
初中數學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基礎性概念,這些概念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為了讓學生在概念教學當中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抽象的理論進行轉化,使其以動畫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例如,在學習多邊形內角和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動畫,將多邊形內角和的各種知識點以動畫的形式直觀展現,讓學生根據動畫當中的內容開展自主探究,之后教師要進行詳細地講解,并將知識點進行延伸,讓學生進行三角形內角和、長方形內角和的計算。最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再次引導,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深入探究五邊形與六邊形內角和的知識,也能由此獲悉內角和公式的使用方式。學生在研究相關概念的同時,通過推導過程進行概念的延伸,掌握多邊形內角和公式,掌握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并在探索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微課結束之后,教師要將微課進行上傳,讓學生能夠利用網絡進行重新觀看,找出自己在課堂教學當中沒有注意到的知識點的。有效地進行課后復習,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
三、利用微課展示典型例題
微課教學活動開設期間需要單獨為學生講授知識點,并將學生感覺困難的知識點進行深入的研究,通過深入的探尋與研究,能讓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更為全面,也能從多個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從而能獲悉直觀的講解方式,在知識累計的同時,使得學生的思維倍加活躍,也能更好的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最終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為學生講授有關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時候,教師需要根據課本的內容對這類知識進行簡單的了解,對于學生理解不透徹的地方,教師最好使用線段的方式給學生展示,直觀的呈現方式便于學生進行理解。譬如在講授行程數量關系的生活,先要引導學生更好的認知題意,清晰的對時間、路程和速度這三者進行了解,從而能對三者的關系進行排布,梳理數量關系,得出準確的方程式。通過上述教學方式,可以直接將典型的例題呈現給學生,學生在例題深化的過程中,能對知識有新的認知,進而能在使用的時候更加靈活,最終能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
四、利用微課開展復習
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抽出一定的課時開展復習課。復習課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整理,有效鞏固相關知識點。在復習課程當中使用微課,能夠幫助教師更加有效地開展工作,讓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體系進行了解,從而進行知識體系的鞏固。例如,在三角函數相關知識的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對三角形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有效延伸,利用測量樓體高度的案例,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三角函數知識的使用方法。微課教學當中采用實際應用的案例,能夠讓學生對相應知識點進行更好地理解。同時,學生也可以進行現實的實踐活動,對教學內容進行驗證。學生在微課的指導下開展復習,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能夠讓學生深入挖掘知識點的使用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五、利用習題講解微課破題
利用微課開展難點突破的過程中,可以從題目解析上著手,深入分析尋找答案。教師需要采用引導的方式,一層一層地對題目進行深入發掘,從表面的文字進行分析,尋找所要考察的知識點。無論要考察的知識點以何種方式隱藏在題目當中,經過認真地分析,都能夠將其找出來,并以題目所要考察的知識點為著手點,開展題目的解答。破題的關鍵,便是利用已知條件,對其進行分析和聯想,從而找出正確的解題思路和解題策略,數學題目的難點便在于一題多解,利用不同的方式能夠對相同的題目進行解答,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再次深入分析,尋找出其他的解題思路。
例如,已知矩形的面積是1,那么這個矩形的周長的最大值是多少?如果矩形的周長是3,那么這個矩形的面積最大值是多少?從這個題目進行分析,能夠發現的以及條件當中并不存在直接解題的信息。但如果利用微課,教師便能夠向學生介紹引入隱性已知條件的方法,從而更好的進行題目的解答。如果將未知條件進行假設,將矩形的寬度設定為X將矩形的長度設定為Y,那么由已知條件可得矩形的面積為XY,通過變形可以得到一個一次函數以及一個反比例關系的函數。從函數圖像進行分析,便能夠發現矩形的周長以及面積的最大值。
六、結語
微課是一種十分短小的教學模式,利用微課教師可以有效開展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攻破難點,解決瑣碎知識點的掌控困難的問題。教師要對微課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針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微課,讓微課有效融入到教學實踐當中,提高學生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志芹,李照泉.初中數學微課的運用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3).
[2]杜霜.初中數學微課教學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3).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