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翠


摘要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收治功能性便秘患者4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護理干預。結果:研究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護理干預對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臨床癥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不僅能夠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并且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得到提高。
關鍵詞 護理干預;功能性便秘;臨床癥狀;生活質量
功能性便秘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功能性腸病,主要有排便不暢、排便不盡、排便困難、排便次數少等情況,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有時出現腹痛難忍、面色蒼白、尿量減少的癥狀,必要時需要補充葡萄糖酸鈣等。本文選取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功能性便秘患者40例,進行腸鏡、驗血等一般性臨床檢驗,無腸道器質性變化,40例患者均符合功能性便秘(FC)羅馬Ⅱ標準。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0例。研究組男8例,女12例;年齡25~78歲,平均(49.1±18.3)歲;病程0.5~ 36年,平均(19.25±2.16)年;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5例,大專學歷3例,高中/專科及以下學歷12例。對照組男14例,女6例;年齡22~79歲,平均(47.3±17.5)歲;病程0.3~35年,平均(21.75±2.28)年;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6例,大專學歷4例,高中/專科及以下學歷1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性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檢查后,均符合FC羅馬Ⅱ診斷標準。在入院前出現診斷癥狀≥3個月的患者納入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對所有入院患者進行了電子結腸鏡或者鋇灌腸檢查,詳細詢問了患者的遺傳病史、患病史以及生化檢查結果。排除結腸、肛直腸器質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其他合并全身性對胃腸道功能有影響的疾病的患者,排除精神障礙或表達能力欠缺的患者,排除高血壓或心臟病的患者。
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病情分析、日常的生活護理,還有對患者健康有益的一些宣教等。研究組進行護理干預。首先是心理護理,因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主要癥狀就是排便困難,所以患者常會在心理上感覺到煩躁、焦慮,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護理人員要針對此種情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為患者講述有關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知識和痊愈過程以及效果等,讓患者對該疾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護理人員時常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以積極的態度接受治療,幫助患者樹立積極向上的信心,引導患者放松心情,心態平和地接受醫護人員的關心和治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定期檢測,觀察患者尿量、體溫等變化,出現特殊情況及時和主治醫師交流溝通,對患者主訴不適的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幫助患者盡早擺脫疾病的困擾。其次是飲食、藥物方面的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住院環境,對病房進行定期的消毒處理,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病房內部的空氣流通等。在患者病情慢慢好轉的情況下,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進行適量的運動,這樣更有利于患者康復。其中飲食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護理干預內容,因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主要問題就是腸胃問題,所以要尤其注意飲食調節。飲食對于患者的病情進展具有非常直接的影響,這就需要在護理工作中,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好其飲食指導工作,告知其盡可能進食易于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等不利于疾病治療的食物,多食用促進腸胃蠕動和易于消化的食物,減輕腸胃的負擔,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在為患者開展藥物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嚴格遵循醫囑為患者用藥,對于需要自行口服用藥的患者,要對其是否按時、按醫囑服藥進行監督,以便于其能夠在開展治療的過程中,接受標準化的治療,從而提升其臨床治療效果。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百分比(0)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研究組的軀體功能評分、物質生活評分以及心理功能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的總有效率95.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8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功能性便秘的發病原因有多種,比如腸道動力、飲食習慣、心理、行為等因素都會導致便秘,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基于此,對功能性便秘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早日擺脫便秘帶來的心理壓力以及種種痛苦。
護理干預一般干預時間為4周,需要專職人員對患者的職業、病史、生活規律、飲食起居、排便習慣以及個性體征等進行詳細記錄評估。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對患者講解有關排便的知識,1次/周,40 min/次;患者的心理也會影響胃腸生理,從而導致便秘,護理人員需要教會患者對自己的思維進行控制,通過一些其他事情或者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其次就是對患者進行飲食干預,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正常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且根據患者表現的不同癥狀,合理安排飲食,改善飲食結構,重點在于戒酒、戒煙、忌生冷辛辣食品。還有飲用水方面,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者每天早晨喝200~300 mL的水,ld的飲水量保持在1500~3 000 mL,每天進食含有植物纖維的食物30g,從而促進腸蠕動。
在本次研究中,從對照組和研究組的生活質量評分觀察、比較得出,研究組的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研究組總有效率95.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8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說明了,對功能性胃腸病患者采用精細的護理干預,有助于幫助患者早日改善病情,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總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護理干預對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對所選取患者的臨床資料做了分析、比較,研究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均優于對照組,也就說明護理干預的效果比較顯著,對改善便秘、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護理干預的作用較為突出,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