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文合
摘 要:小學是學生進入系統學習的最主要階段,該階段學生接受最初始的學校教育,而小學班主任則在這一關鍵的初始教育階段擔任重要的引導性角色,肩負知識教育與管理教育的雙重責任,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態度轉變與心理健康成長過程。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問題;措施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作為教育中的主要實施者與班級中的管理者來說,不僅是教學質量的保證,同時也是學生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現階段教師在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主動性不足與能力不足等問題,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就要及時做好調整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
一、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忽視學生綜合能力
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過分關注學生學習成績,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關注與培養,這與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是相悖的。新課改要求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開展中小學教育活動的首要目標,因此教師需要轉變傳統守舊的教育及管理觀念,不要再以成績論成敗。不過,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轉變對眾多小學班主任而言相當之難,因為許多學校還沿用傳統教育思路,對于考試指標過分重視,這導致班主任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不得不循規蹈矩。并且,這種傳統教育管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情感的深入交流。
2.管理方式陳舊
管理方式陳舊體現在多個層面。例如,教育管理方式陳舊,無法執行素質教育中的多種教育方法,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較少互動,不會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而在學生日常生活及事務管理方面,則管理方式相對單一,大部分時間循規蹈矩,不能為學生帶來創新且靈活的班級管理方式。很多時候也存在“一言堂”這樣的非民主班級管理模式,不會聽取學生意見來改善自身工作,更不會傾聽學生的聲音,導致班級管理陷入混亂。長此以往,許多問題就會暴露出來,惡化班級管理氛圍,出現更多突發事件卻難以解決。
二、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效果的措施
1.構建師生民主平等的交流平臺
人的本性都是渴望溝通和交流的,我們應該在實際教學實踐中為師生構建一種和諧民主的交流平臺。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應該從心底里認可學生,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在和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多注意傾聽。當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沖突時,要注意傾聽不同的意見,再進行綜合客觀的評定,不能帶有色眼睛去看待學生。發現有學生犯了錯誤,要充分的尊重學生,選擇合適的場所以一種心平氣和的心態與其交談,進行單獨教育,而不是當眾批評和教訓學生,讓學生難堪。例如有學生出于個人喜好會有偏科的現象,喜歡數學不喜歡語文,班主任可以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告訴學生沒有語文的基礎是學不好數學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才能加深對數學的理解。班主任還可以適時的鼓勵學生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及時更新管理理念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就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責任與義務,這樣才能從時代發展的角度上出發,保證思想觀念的準確,從而正確的指導學生學習與發展。且作為一名班主任不僅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此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就要掌握好學生的家庭、身心健康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在滿足自身學習質量的舉基礎上來實現性格上的發展,鍛煉好其他方面的能力。最后,班主任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活動,通過給學生創建出可以展現自己的舞臺,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全面的發展。
3.拓展學生的管理思路,保證管理工作的多元化
在傳統的管理理念中,教師一直占據著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這樣也就使得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等方面受到了打擊。但是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班主任就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引入有效的管理理念,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堂中教師就可以適當的放權給學生,培養班級干部,以此來讓學生管理學生,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推選出來的班級干部來說,還要給予一定的信任,通過不斷的鼓勵來激發出學生的進取心。受到這一階段年齡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就要及時地引導學生,在學生出現問題時還要先掌握好問題的原因,確保處理工作的合理性,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錯誤。通過合理的處理好學生的錯誤,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積極主動的進行改正。在開展日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及時掌握好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堅持從學生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以此來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自身的工作質量。
4.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后進生因為長期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很少得到鼓勵和認可,很容易缺乏自信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怕被人看不起,有一種自卑心理。班主任應該充分掌握學生這些心理特點,有意的鼓勵這些學生大膽的提問,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想法,并適時的進行鼓勵。比如說通過在課堂中有意識的讓后進生回答他們能回答的問題,激發他們的自信心。通過表揚的方法讓他們提高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從而更好的完善班級建設。
總之,小學班主任在班級教育管理工作中承擔眾多責任,但其目標還應該歸結于對小學生良好學習狀況與健康身心狀況的觀察與培育,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塑造優秀的個性人格。因此,班主任必須明確自己正確且多元的工作職責與工作對策,完成好每一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