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芬
[摘 要]教育是振興民族的基石。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勢在必行。在現實生活和人際溝通過程中,寫作是溝通的重要形式,也是不斷了解和認識外部世界和自我的一條重要途徑。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生作文生活化寫作的教學實踐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生活化作文;實踐應用
在進行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時,學生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有情可發。生活中處處有作文。教師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并寫作作文,順應了現代教育觀要求,也符合學生習作的心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創建活動以激發寫作興趣
“興趣是入門的指南,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寫作教學的先決條件。因此,教師要努力開發和運用生活資源,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和開發的情境,讓學生思維活躍、靈感迸發,讓創新的火花閃爍在字里行間,通過平時積淀形成的語文素養展現自己的實力。比如開展讀書活動,講故事,演講,以及播報當天從廣播、電視、報刊等渠道獲得的信息等。通過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在廣闊的空間中學習語文,使用語文獲取寫作素材,進一步豐富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理解水平。當學生熱衷于教師的活動時,當學生進入老師創建的場景時,學生以其獨特視角寫出的習作也會樂趣叢生。例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沒有嘴巴的頭像,要求學生蒙住自己的雙眼,從臺下摸著走到臺前,然后再畫上嘴巴。結果學生在看不見的情況下,畫的嘴巴各式各樣,令人啼笑皆非,歡笑聲此起彼伏。學生們面臨這樣的情況,書面文章的內容是真實的,他們的感情是真誠的,沒有任何人為的手段。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帶領學生走向更廣闊的生活世界,為《假如給我光明》這一主題的想象作文累積了習作材料,也累積了獨特的心靈感受。
二、融入生活,創作真實的作品
生活無處不存在著學問,生活也是創作的源泉。在教學中,學生不應該只局限于只寫優美的文章,還應該引導學生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物和自己的理解。只有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從而打動自己,也打動別人。同時,作文寫作也離不開生活的經驗和積累。如果你離開了生活的經驗和積累,那么這個作品就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并融入生活。 3月是陽光明媚的季節,長柳依依的季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周末放風箏,讓學生放風箏的同時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感受生活給予我們的快樂,并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寫下一篇作文,從風箏的放飛過程,方法和技巧以及他們自己的個人感受入手。憑借個人的親身經驗,學生們就會有話可說,寫作內容也是真實的。感情是真誠的,理解的也徹底。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把發生在生活中的實例寫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例如:當今人們熱議的“老人倒地扶還是不扶”的問題上自己有什么看法?寫下你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是尊老愛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能因為害怕麻煩而不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有了愛心,社會才能更加和諧。學生在體驗和感悟生活的同時,真正做到貼近生活,融入生活,從生活中找到寫作的靈感,他們就能寫好生活化作文,他們的寫作水平就會有大的突破。
三、抓住機會,即興寫作 - 抓住一點靈感,嘗試激情寫作
在生活中,總會有新的東西引發學生思維的火花。我們需要做的是:抓住一些靈感,嘗試激情寫作。每個學生自備課外練筆本,教師提倡學生自由表達,不規定內容,不規定題目,自由寫作,個性表達,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學生可以以“生活”為基礎,以“現實”為標準,用歡樂和悲傷來形容多彩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多彩的社交生活,豐富多彩的自然生活讓學生真正的“我寫我的心”“我說實話”,從個人生活到豐富多彩的生活,讓生活化寫作充滿樂趣。
四、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隨時隨地記下靈感
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不能一蹴而就的,也要基于好的寫作習慣。寫日記無疑是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下來,寫下他們自己的情感和故事,而這些都是最切合生活實際的練筆機會。鼓勵學生攜帶筆記本。當你看到一個好詞,記錄下來。當聽到別人談話有所感悟,馬上記錄下來;當想到一個好故事也記錄下來。一個優秀作家必然保持一個良好的記事習慣,古今中外皆如此。納博科夫身上就裝滿了小卡片。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寫學生日記的好習慣,讓學生隨時隨地記錄靈感,只有長時間的進行寫作練習才能提高寫作能力。
五、賞識性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教育活動應該“尊重人,尊重具體的人生價值,尊重具體人的文化和多樣性”,因此我盡量將使欣賞和被欣賞的愉悅情感貫穿整個作文評改過程。在互相評估時,鼓勵學生找出他人和自己的亮點,并說出道理,在指出不足時語言誠懇,并提出解決方法。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不要和學生“斤斤計較”。孩子們在他們這個年紀總會犯一些錯誤。教師應該鼓勵和欣賞他們。每次寫作后都應該鼓勵他們。期待著他們的下一項作品。讓 他們盼望著老師下一次的鼓勵性評語,我們的批改才真正起到了作用。 我還把每期的優秀作文、好詞佳句,或講評,或張貼,或推薦到各報刊雜志。我班揚勃同學的作文就曾在“小學生作文”中發表。每學期我還為大家編印一份習作集,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生活就是教育”,教育離不開生活。新課改下小學生作文教學改革應滲透到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講方法,講技巧。教學全過程應聯系生活實際,從童心、童眼、童趣出發,在童真的氛圍中進行。只有在濃郁的生活氣息中進行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學生才能輕松自由地從事寫作活動,表達出真實的感受,作文教學才會變得豐富有趣,活潑多樣。
參考文獻 :
[1]顧玉娟.關于小學生活化習作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版),2010(1).
[2]鄧細英.“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 小學教學參考,2009(30).
[3]劉云生.兒童個體作文的源與流[J].語文教學通訊,2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