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奎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以其自身的優勢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另一方面也對傳統金融造成了不小的沖擊。那么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其問題或者不足在哪呢?其對策又是什么?本文從互聯網金融的內涵與優勢出發,分析出傳統金融的不足,并對傳統金融的改革與發展等方面提出相關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傳統金融 商業銀行 沖擊與對策
21世紀以來,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并且嚴重挑戰著商業銀行在金融界的主體地位。但我們也會發現,互聯網金融自身虛擬化、無國界、信息化的特點也使得其出現監管困難、風險防范日益復雜的現象。如果任由這種現狀存在,將嚴重影響金融的發展甚至是中國經濟的發展。傳統金融可以以此為突破口,深化改革,確保自身持續穩定地發展。
一、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一)中介角色受到弱化
互聯網金融的挑戰使傳統金融中銀行中介地位的角色受到弱化。大量的傳統的金融機構職能不斷分化甚至消失。繞開銀行直接辦理金融業務會變的普及。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融通雙方不再需要銀行或交易所等中介機構撮合,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去中介化作用明顯。
(二)經營模式受到挑戰
傳統金融模式有兩個明顯特征,一是利用實體網點,通過客戶經理的營銷,輻射服務半經內的客戶。通過柜員來經辦,以此開展業務活動。二是信息搜集和處理方式比較原始,一般人工搜集后,采用錄入的方式進入封閉的內部系統。但互聯網金融徹底改變這種傳統的經營模式,利用互聯網搭建網絡金融平臺,客戶自行選擇適合的金融產品,只需自己動動手指便可辦理業務。在信息搜集處理方面,互聯網金融將龐大分散的信息資源以及數據,利用“云計算”原理,將不對稱、金字塔型的信息扁平化,實現數據處理的開放性、標準化、結構化,提高數據的使用效率。
(三)收入來源受到沖擊
傳統的金融模式下,銀行創造和實現價值主要是以其專業的技術、復雜的知識和冗繁的流程向客戶提供服務獲得。利差仍然是中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而由于金融業相對壟斷,市場價格未全面放開,從而獲得政策優勢和行政保護。商業銀行的發展模式和盈利方式基本上是外延粗放型的。但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目標客戶發生改變,客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不同其價值訴求發生根本轉變,隨著市場參與者更為大眾化和普及化,社會分工和專業化被大大淡化,加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利差收入將減少,非利息收入的在收入中的比重會明顯提高。傳統金融模式下銀行收入的來源受到嚴重沖擊。
(四)客戶基礎受到動搖
客戶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各項業務的基礎,截止2013年6月,我國網民人數已達5.9億,其中使用移動互聯網的網民占4.64億,各類手機銀行客戶總規模也超過2億。數據還顯示,到2013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網民數為2.71億人,與2012年底相比上半年網民增加2889萬人。而互聯網金融正是發現這一契機,對傳統金融模式下被忽略的客戶發起精準營銷,這直接導致傳統銀行的客戶基礎受到動搖。
(五)管理方式受到影響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對傳統金融管理方式的影響主要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挑戰傳統的銀行僵化而復雜的內部流程。二是顛覆傳統銀行對物理網點的高度依賴。正是這種集約僵硬的管理體制和與之相匹配管理方式阻礙著業務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在效率,如阿里信貸,其淘寶商戶貸款流程僅包括:3分鐘網上申請,沒有人工審批,1秒貸款到帳。既不用去跑銀行,又沒有復雜繁瑣的審批環節。
二、傳統金融業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對策
(一)學習互聯網企業的先進經營模式
顧客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他們決定著企業是否可以持續運營,在金融領域,互聯網金融充分認識到顧客的重要性,例如工行近期就為服務顧客策劃了新的戰略,自主研發了四代核心應用系統,這一系統支撐了國內外龐大經營網絡的運行。現在已經可以24小時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這種服務跨越了時間,空間的局限。傳統金融需要在這方面吸取經驗,努力做到在保證客戶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加強對客戶的了解,為他們創造更好的金融產品。
(二)尋求突破與創新,推出更好的金融產品
創新是國家的靈魂,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必要途徑。傳統金融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若是墨守陳規,不去創新,只會使自身的金融主體地位受到威脅。縱觀阿里巴巴近幾年的金融業務,2004年推出了自己研發的誠信通指數,并且聯合相關銀行推出貸款產品,五年后,從網絡中分離出來,阿里巴巴金融成立。2011年阿里巴巴憑借多年努力拿到第一張銀行支付許可證,用戶量再創新高,首次突破九億。直到2012年東安財險的成立,才正式涉足互聯網金融。阿里巴巴作為非金融機構,卻達到了比金融機構更好的成績,究其原因,是由于阿里巴巴可以時刻考慮客戶的需求,極力滿足客戶的需求。
滿足客戶需求是支撐銀行向前發展的支柱,商業銀行需要不斷改革創新,對內部的組織結構和金融產品進行更新,不斷推出打破傳統的新產品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三)與互聯網金融進行有機結合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存在著互相補充,在借鑒中相互促進的關系。互聯網金融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具有創新能力強的特點。傳統金融雖然在這一方面稍遜于互聯網金融。但是傳統金融在長久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且較互聯網金融具有完備的風險防范體系。況且二者所服務的領域也有所不同,互聯網金融面向的主要是小型企業以及較為年輕的網絡用戶,而傳統金融將服務的主體放在大中型企業。在新形勢下,傳統金融需要與互聯網相結合,捍衛商業銀行在金融領域的主體地位。
三、總結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既影響到了傳統金融的地位,又影響到了傳統金融的運營模式和格局,如果傳統金融想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獲得長期的發展,就要幾級的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應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要將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和自己的傳統優勢相結合,促進自己向更高層次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雨.互聯網金融:一場劃時代的金融變革[J].探索與爭鳴,2013,(09).
[2]馬云.中國體檢/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J].現代企業文化,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