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幫助中職畢業生高品質就業,是中職學校辦學的目標和方向。班級是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元,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組織,將企業文化融入班級管理,用“企業化”模式管理班級,能夠幫助學生在校期間培養適應社會的職業素養,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關鍵詞:企業文化;班級管理;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2-28
作者簡介:洪紫如(1984—),女,福建閩侯人,福建工業學校團委書記,中級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工商管理。
一、企業文化與班級管理的概念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是一個企業展示出來的文化形象,由文化觀念、企業精神、行為準則、歷史變革、管理制度、價值觀念、文化環境、產品服務等組成。它是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體現出來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象征或物質形態。班級管理則是班主任接手一個新班級后,樹立一定的管理目標,通過特定的管理途徑,對全班學生進行引導、教育、管理的過程,以實現特定的教育目標。
二、企業文化與班級管理相融合的必要性
企業希望招聘的中職畢業生,不僅要有較高的技能水平,還要有好的職業素養。班級作為學生德育的重要陣地,將企業文化融入到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才能適應企業對人才的培養需求。學校讓學生生活在模擬企業工作情境的教育環境中,讓他們感受到企業的工作氛圍,感知企業價值觀;將企業追求團隊協 作、高效率、快節奏的工作風格,層次清晰的組織管理,目標清晰的個人績效管理等文化,融入到日常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工作責任感和歸屬感,使之在校期間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從而實現學校企業無縫對接、學生零障礙就業。
在“產教融合”的大背景下,職業學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如成立訂單班、進行師徒制改革等,確實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這部分校企合作更側重于教學改革,企業文化融入到班級管理方面顯得比較薄弱。企業文化的引入大部分停留在表面,無非制度上墻、喊喊口號,真正用企業的管理模式從內在改變學生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的情況比較少見。
三、企業文化融入班級管理如何實施
中職學校普遍實行2+1學制,學生在校時間短,學生文化課基礎弱,個別學生存在不良行為習慣,班級管理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挑戰。引入優秀的企業文化,運用企業的管理模式,能夠盡快幫助學生確立“準職業人”的意識,實現班級管理的良性循環。結合不同階段學生特點,中職學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班級管理。
1.班級教育全過程要內化企業管理理念
企業文化要融入班級管理,首先要將先進的企業理念內化到班級管理教育全過程。第一是人文主義理念,企業注重關懷員工,班級管理中也要尊重愛護每一位學生,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逐步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第二是團隊協作理念,現代企業的任何一項復雜的工作都離不開團隊協作,因此要培養學生學會人際交往,學會在團隊中工作,學會互幫互助互信。第三是競爭意識,企業追求的是效益,沒有效益就可能失去生存的機會,因此通過學習、競賽、評比等活動,培養學生良性的競爭意識尤為關鍵。第四是樹立個人和團隊目標,大部分中職生剛進入學校時比較茫然。在班級中實行目標管理,分階段設立個人和集體目標,督促學生逐步實現,可改變這種情況。第五是創新意識,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是產品技術革新的動力。班主任要積極營造鼓勵創新的班級氛圍,引導每個人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2.利用文化布置創設企業工作情境
班級、宿舍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重要陣地,整潔干凈、富有企業文化氣息的環境能夠給學生美的熏陶。文化布置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可以結合各自專業的特色,萃取吸收優秀的企業文化內涵,提煉出符合班級特點的班級精神。①高標準保證整潔衛生,要求一日三掃,并隨時保潔,教室、宿舍不留任何衛生死角,這是文化布置的基礎。②在教室正中間懸掛主橫幅,不定期結合班級階段特征更換標語內容。如這段時間班級學生不夠團結,可懸掛“以人為本,精誠團結”的口號;過段時間發現很多學生做事比較馬虎,可改為“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③為了杜絕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現象,在班級中設置手機柜,上課期間每一位學生的手機均鎖入柜中,并自覺形成習慣,擺脫現代人的手機依賴癥。④用體現企業精神的掛圖、墻貼等裝飾班級、宿舍,設置值日生通知欄、光榮榜、個人操行分公示欄等,營造溫馨且充滿正能量的氛圍,讓學生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⑤在班級中規劃出茶水區、衛生角、學習工具區、閱讀角等功能區域,滿足不同的需求。⑥每位學生配備粉色座簽方便任課老師盡快熟悉學生,同時作為學生個人表現的一個窗口。
3.借鑒企業管理制度落實班級日常管理
每一個成熟的企業都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作為員工的行動指南。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第一步就要學會遵循企業制度去做事。借鑒企業管理制度來指導班級的日常管理,可以提前讓學生形成遵守企業制度的意識,從而盡快適應企業要求,如按時出勤、上課期間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情、服從班委的管理等。例如可參考企業獎懲,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個人操行分“1、2”管理制度。①利于班級的積極行為,如班級大掃除中表現積極者,獎勵1個“1”;給班級帶來不良影響的,如上課睡覺、做衛生不合格等,給予1個“2”。月底統計每個學生的“1”和“2”的情況,并在班級公示,對于達到2個“2”者給予黃牌警告(座簽換成黃色),達到3個“2”者給予紅牌警告(座簽換成紅色)。②對于犯錯的學生,也給予改過的機會,班級制訂如何取消除“2”的規定。如3個“1”可以抵消1個“2”;自愿報名參加校園文明督導或者主動做好事被通報表揚的,兩次活動抵消1個“2”。③每月在公示欄公示學生被紅牌警告的天數。④嚴格控制黃紅牌警告人數在3人之內,控制人數主要讓這些得黃牌或是紅牌的學生意識到自己跟別的同學不同之處,促進學生改過的決心。⑤為保證“1”“2”制度實施過程公平公正,加“1”或加“2”需要由班委報到組織委員,以介紹信的方式經班主任簽字后才有效,同時介紹信要進行存檔,用于公示后學生反饋差錯時判斷正誤的重要憑證。
4.結合企業用人需求進行綜合能力培養
現代企業需要的人才不僅只掌握單一技能,還要具備口才、書寫等綜合素質。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除了重視學生的日常學習、技能考證等方面,還要注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①要求班委、值日生、執勤人員認真填寫工作日記。班委例會、宿舍例會等都要認真做好會議記錄。使用統一格式的筆記本、字跡工整,隨時進行抽查,讓學生養成認真寫字,寫一手好字的技能。②要求學生每人每天晚自習完成以書寫中華經典詩詞、名篇為內容的硬筆書法作品,培養書法愛好、陶冶文化情操。③組織學生輪流進行高臺演講,或者朗誦古詩詞,鍛煉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和膽量。④要求學生及時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熱點,每天晚自習讓學生觀看新聞聯播,訂閱時政報紙,選擇好書充實班級圖書角,拓寬學生見聞。⑤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班級開展的各類文體活動,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品質。
企業文化融入班級管理是班級管理育人模式的創新,其出發點是讓學生正確定位自己,逐步了解企業、適應企業的需要,學會守護一份工作,在畢業后能夠更快地勝任工作,更好地融入社會,是中職學校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體現,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完善。
參考文獻:
[1]尤 影.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企業化探討[J].開封大學學報,2014(1):69-70.
[2]孫秀華.企業文化進校園是職業院校發展的助推力[J].繼續教育研究,2014(3):21-24.
[3]胡亞學.企業文化助力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范式研究[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