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煒戈
摘要:本文以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為例,客觀分析了企業會計內控工作中的幾點常見問題,并結合實踐和管理經驗提出了改善會計內控效能的工作思路,以期為企業會計內控管理及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企業管理;會計內控;內部審計;內控思路
一、企業會計內控工作常見問題概述
(一)缺乏應有的內控意識
由于認知上的偏差,部分企業在實務中并沒有給予會計內控工作應有重視,仍然堅持套用傳統理念經營與管理,缺乏對會計內控工作整體性、全面性的認識,內控意識相對薄弱。例如,有的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既沒有正確看待企業的個體性,也不理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律定義,認為會計內控工作只是財務會計部門的工作之一,與其他部門及企業整體管理并無關聯,因而對會計內控工作極不配合。由此,不僅制約了會計內控工作的有序開展,使之流于形式,還將影響企業整體管理的效率和核心競爭能力。
(二)缺乏規范化內控體系
實踐中,仍有很大一部分企業的會計內控體系是在一邊開展,一邊研究中建立的,缺乏預見性和系統性,很難對可能出現的財務會計風險和問題進行有效防范和管控。還有的企業存在內控機制分散化現象,各個部門都有自己的一套內部控制機制,導致不同部門之間的內部控制制度相互交叉重疊。長此以往,將直接累及企業整體管理效率。
(三)未能與內審監督結合
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是檢驗企業財務流程、管理等是否合規、合法,以及財務問題有否得到及時解決的重要依據。但現實中,有的企業并不重視內部控制審計的作用,也沒有將其與會計內部控制結合,導致財務報表、報告的信息與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存在較大差異,為濫用職權、貪污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制造了可乘之機。
(四)評價體系缺乏客觀性
評價報告是檢驗會計內部控制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重要依據,然而實踐中很多企業并未建構與實際相符的會計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也沒有嚴格遵照制度規定開展評價,即便有的已構建評價體系,但卻沒有將應納入項目和要求依規納入考核范圍,從而導致會計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無法發揮其指導功能。
二、提高企業會計內控效能的工作思路
通常企業都有著分管不同業務、處理不同事務的多個部門,所以在開展內部控制調研評估時,不僅要針對業務主管部門,還要將其他部門的預算與預算執行情況一并納入管理與控制范疇,建立寬嚴適度的內部控制機制,以保障企業整體管理的合規性與有序性。因此,各行業企業必須嚴陣以待,始終從實際出發,遵循“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基本原則,積極學習借鑒國內外優秀的管理思想和內控方法,加強風險管理,提高內審水平,推動會計內部控制建設實現規范化應用,逐步將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引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為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夯實制度基礎。具體思路如下:
(一)將會計內控納入企業日常管理常規性工作
構建完善的會計內部控制體系是降低和控制財務風險的直接手段,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首要將其納入工作重點項目。即,通過實施會計內控風險評估,識別高風險領域及高風險組織,為財務會計決策提供參考依據;通過建立風險矩陣對以往會計內部控制調查問卷、風險管理等資料審查,總結歷史經驗,發現、搭建基于會計內控視角的風險庫,為會計內控風險評估提供基礎;再以風險庫為基礎,通過風險評估打分的方式進行會計風險等級排序,形成風險圖譜,確保會計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工作的有序開展,從而有效發揮會計內部控制對企業整體管理的積極作用。
(二)遵循科學規范原則設定會計內部控制程序
即,企業應務必遵從《企業會計內控規范》等相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在會計內控業務調研、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編寫內控制度編制和內控手冊。但要注意的是,在會計內控制度設計中,不僅要將集權分權、歸口管理、三權分離等管控模式等統一納入,還要將預算管理、收支管理、合同管理、采購管理、項目管理、資產管理等六大領域,以及管控事項分類、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同時并入,以實現對會計內控流程的全面控制。
(三)按需設置會計內控與其他管理的融合模式
即,企業要以預算管理為主線,根據自身業務現狀和發展目標,采取“統一標準、分級管理”的資金預算管理模式,基于現有制度建立“預算編審”、“預算批復”、“預算執行”三個層級的資金預算管理體系。再,要積極引入“事前規劃”、“事中控制”與“事后記錄分析”三階段的資金預算管理模式,以實現資金預算編制科學、批復準確、執行及時,切實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益。同時,要重視對預算編審、預算批復、預算執行管理、資金賬務管理、資金支付與收入管理、資產管理、合同管理、資金決算管理、財務決策分析等方法的綜合運用,以確保會計內控覆蓋企業內部管理每一環節。此外,還要加大對內審工作獨立性的重視,根據實際推行審計工作回避制與交叉審計制,最大限度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堅持客觀、科學、理性的態度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盡可能地避免審計結論受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以切實提高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內部控制不僅是改善企業運營管理、風險管理、內控合規的有力措施,也是提高整體管理水平,保障企業穩健運行和價值提升的核心環節。因此,各企業要始終從實際出發,遵循“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基本原則,探索建立規范有序、及時可靠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由此確保內部控制工作的監督作用和促進作用的充分發揮,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作者單位:山西潞安焦化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