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作為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已經被教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之中,這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的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關鍵詞]合作探究;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初中生
傳統初中數學課堂通常沿用“滿堂灌”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使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重視,初中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不能激發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需要得到初中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注重“以人為本”,創新教學策略,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鼓勵初中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從而提升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促進初中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正確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如何發揮初中數學教師的主導作用,提升合作探究式教學效率,提高初中生的學習動力,就成為了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思考的課題。本文根據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談談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策略,希望對初中數學教學有所幫助。
一、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優勢
1.改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新的課堂活力
眾所周知,初中傳統的數學教學長期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記錄”的授課模式進行,教師的講解占去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思考、交流的時間少之又少。因此,這種傳統的授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而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是在通過互動交流、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新型教學方法。葉圣陶說:“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由此可見,在日常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授之以漁”為出發點,運用靈活機動、形式多樣的合作探究式數學題目為學生構建一個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學習平臺。
2.貼近教育實質,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達爾文說:“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由此可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科學高效、形式多樣的數學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良好數學素養的必要條件。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為學生構建了一個探索未知知識領域的良好學習環境。在合作探究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學生為了完成合作探究的學習任務,必須要運用學過的知識去克服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也會得到長足有效的發展。
二、合理分工合作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給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數學教師應該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不僅簡化了數學教學難度,還節省了書寫板書的時間,使初中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拓展和延伸,學生在數學課堂更加具有生機和活力。同時,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合作互助教學時要尊重初中生的實際需求,巧妙引入多媒體技術,在小組分工方面應該做到合理、公平、科學,以免出現小組成員參與程度不高的情況。比如在講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學會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成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其實質是解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因此教學時我把班級中的男生分成一組,女生分成一組,然后給定方程“x+2y=8”,男同學給出y的值,女同學馬上給出對應的x的值,然后進行互換,女同學給出y的值,男同學給出對應的x的值。然后我還會給學習小組提出探究性問題:小明到郵局給遠在農村的奶奶寄禮物,需要3元8角的郵費,可是小明只有面值為6角和8角的郵票若干張,請問各需要多少張這兩種面額的郵票?并請學習小組給出具體的操作方案。通過這樣的學習形式給初中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讓初中生的解題思路更加清晰。
三、培養合作意識
初中數學教師要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初中生學習數學,增強數學學習能力。在組織數學實踐活動時,數學教師必須要樹立明確的活動目標,鍛煉學生的協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選擇具有生活化的實踐內容,讓每個學習小組的成員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從而得到全面的進步。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必須要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和合作探究,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讓初中生在合作、互助中成長。比如在講初中數學“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時,教學目標是讓初中生會設計簡單的調查問卷,會用表格整理數據,會畫扇形統計圖;了解抽樣調查,理解抽樣調查的必要性和代表性。所以我帶領初中生進行了一次實踐活動,我讓初中生分小組去設計一個調查問卷,可以調查學生對電視節目的喜愛情況,可以調查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喜愛情況,還可以調查學生對一年四季的喜愛情況等,問卷設計好后,請每位同學填寫,然后收集起來。通過觀察收集到的數據很難整理出學生的喜愛情況,因此我鼓勵學習小組用劃“正”字的方法進行整理。最后學生就可以把整理出來的數據畫成條形統計圖或扇形統計圖,以此來描述數據。
四、開展探究學習
為了保證知識探究的方向,教師還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合理規劃學生交流時間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明確合作探究方向,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探究活動中,堅持以教學內容為中心,教師與學生的問答要由此展開, 一旦發現有偏離探究方向的情況, 要及時糾正,使其回到預定的軌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保證正確的探究方向。教學活動前,在學生開始對問題進行探究前,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正確的引導,告訴學生具體的思考方向與知識點, 并圍繞相關知識展開探究活動, 避免思路的偏離,花費學生探究的精力與時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開始小組討論,一旦發現學生探究內容與主體不符, 就要及時制止并使其回歸到正確的探究方向上來。小組談論的時候,教師可走下講臺,參與學生的小組討論,通過抽查小組討論的方式,督促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合作探究結束后,教師要對本次探究活動作出評價,對于表現不錯的小組進行夸獎,對于沒有認真參與探究話題、沒有思考的小組給予批評,并通過設置適當的懲罰,糾正學生不認真的學習態度,學生在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后,就會在今后的學習中有更好的表現。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進行反思和創新,發揮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積極作用,為初中生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