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靜蒲
【摘要】班級管理工作在農村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中占有很大比重,但當下部分農村小學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農村小學的發展,對此農村小學班主任應該改進自身的管理方式,樹立正確的管理觀念,解決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困境。通過對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分析探討,旨在能夠啟發農村小學班主任改進班級管理工作的思路。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改進措施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班主任教師應該制定一個完善的、科學的并且適合本班級的管理模式,以此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班主任良好的管理工作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等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分析
部分農村小學班主任老師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由于缺乏正確的管理理念,或者是不能及時的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進行變通,欠缺合適的管理方式,從而導致班級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消極影響。其中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理念傳統落后。農村小學班主任正確的管理理念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逐漸引導小學生建立起對知識濃郁的興趣,以及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觀、人生觀還有社會價值觀。但是就當下情況來說,部分的小學班主任對學習進行嚴厲的硬性管理,限制了小學生的個性發展,有些情節嚴重的,甚至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造成記憶深刻的陰影,嚴重影響小學生心里健康的發展。由于小學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三觀,受情緒影響非常之大,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制約了學生發展的方向。
2.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式單一。一方面,農村的科技落后,教學條件差,部分的班級班主任不能夠借助信息化設備接觸到良好的管理方式,或者是由于設備落后不能夠實施多樣的管理措施。另一方面,是班主任對于學生成績的過于重視,或許是受農村思想的影響--學習是農民唯一的出路,或者是家長逼得太緊,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素養的培養,只是以最終的考試分數作為班級管理的目的,這樣對于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創造能力的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3.班主任缺乏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由于農村的經濟條件差,大多數的學生家長都會選擇機會較多的大城市去打工,然后把孩子留在農村與爺爺奶奶留在一塊,從而導致留守兒童的出現,而一般的留守兒童都缺少父母的關懷,這時候班主任就需要對于留守兒童給予更多的關愛,然而并不是所有班主任是進行關懷式管理,這通常會致使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從而導致班級管理工作出現困境。
部分的班主任不能夠與家長建立起聯系,無法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班主任缺乏與家長的溝通,不能夠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情緒變化等方面,從而致使不能夠根據學生的變化及時的調整班級管理措施。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改進措施
對于班級管理當中出現的問題,班主任應該樹立正確的管理管理觀念,調整班級管理方式,學習現代教育中的新型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
1.樹立正確的管理觀念。班主任需要在平時的管理工作當中能夠做到營造較為民主的氣氛,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多與學生進行交談以此來把握學生學習情況,及時的給予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幫助,并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同時,班主任還需要注重學生思想品格的建立,良好素養的培養,創新思維的提升,促進學生能夠全方面的發展,為其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2.完善班級管理制度。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應該首先制定一份詳細、有效、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此管理制度需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并且還需要不時的根據班級情況進行調整,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該學生學習好而進行偏袒。
3.班主任應當關愛學生、欣賞學生。在制定管理方案之后,遵從管理理念進行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班主任還需要對小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欣賞,在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更多應該是炙熱的愛心和足夠的耐心去進行感化,而不是嚴厲的處罰。將小學生當作自己孩子一般對待,給予自己的欣賞,采用鼓勵式教學模式。班主任還需及時的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的狀況,及時地調整管理方式。
三、總結
農村小學的班級管理工作對于農村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班級班主任應該跟隨時代腳步,創新管理方式,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以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素養、促進小學生全方面發展為目標,改善管理工作的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增強課堂學習效果,改善學生學習環境,進而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喬芝芳.淺談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 :17.
[2]陳德君.有關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效模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9) :108.
[3]張旭光.淺談農村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5,(04)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