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東
【摘 要】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發展的新思路和新形勢。但是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中的應用道路才剛剛開始,廣大的教育工作人員還需要對它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并加以反思,對信息技術引入初中化學課堂導入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 化學教學 課堂導入教學
一、引言
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已經較為普遍,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固有環節,也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點,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教學成為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相對于傳統黑板加粉筆的講解方式,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有效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信息技術在課堂導入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1.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
導入教學的主要作用是為教學做鋪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新舊知識的聯系,以此為基礎實現教學三維目標。信息技術的應用要求目標指向明確,針對性強。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導入教學,應該將核心放在解決教學重難點上,不能為了展現信息技術的優勢而大量使用素材,顧此失彼,舍本逐末。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要做到簡單清晰,讓導入教學更加精煉,運用信息技術完成課堂教學的鋪墊即可。信息技術的素材要聯系新舊知識,通過刺激學生感官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
2.營造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
導入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關于教學內容的相關知識,為后續課堂教學打基礎,設置疑問是很多教師都喜歡運用的導入方式。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導入教學,運用多種多樣的多媒體素材為學生設置疑問,活躍學生思維,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因此,教師要注意信息技術使用的針對性、新穎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一整堂課都處于高漲的探索激情中,最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感。
3.注重增加師生交流
初中生是活潑好動的,他們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這些事物往往能夠激發出他們極大的興趣,對于能夠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的老師,他們也很喜歡。可以看到,一些喜歡將講故事和教學結合在一起的教學,往往受到學生的喜愛,課堂教學效果也更好。對于初中化學教師來說,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師生交流的平臺,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溝通,能夠讓學生更加喜愛教師,才會更好地遵從教師的指導,對教師的教學也會抱有期待。
三、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課堂導入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實驗導入教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知識中將近一半的內容能夠用實驗進行導入教學。實驗將教材上描述的化學現象直觀地展現給學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于理論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實驗教學更加靈活、有趣。
2.問題導入教學法
通過問題導入教學,讓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最終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并提出新的問題。運用問題進行導入教學,能夠讓課堂氛圍更加活潑,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運用信息技術將問題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最終完成學習目標。
3.聯系生活的導入教學
生活中的現象體現著化學原理,而化學知識也被用于解決生活問題,生活與化學息息相關。很多學生在生活中對一些化學現象已經有所了解,如酸雨、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等。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問題用動畫、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提高課堂導入教學的有效性。
四、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課堂導入教學中的應用
1.化學原理和概念的教學
例如在原子的教學中,由于分子、原子的概念較為抽象,容易導致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在微觀結構的教學中學生往往感到困難。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導入教學。
教師:同學們,我們平時看到的一個個事物,其實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構成的,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微觀世界。我們已經學過了分子和原子,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微觀粒子在不斷運動,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等。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舊知識,幫助學生復習)
教師:看來上一節課同學們都學得不錯,那么有沒有比原子更小的粒子呢?
學生:有,電子、質子都比原子小。
教師:看來大家已經掌握了化學基本知識了,那么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子到底能不能繼續分,我們先來看一下著名的粒子散射實驗的視頻。
(教師播放視頻)
這節課的導入利用了問題導入和舊知導入兩種方法,教師先與學生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聯系舊知識并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實驗過程,明確教學目標。
2.化學實驗的教學
一些化學實驗有一定危險性,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實驗教學,圖文并茂、動態展示的方式能夠清晰地展示實驗過程和現象,提高教學效率。例如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同學們還記得氧氣的特點嗎?
學生: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
(學生回顧上節課學習的知識)
教師:我們知道氧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那么氧氣如何制取呢?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制取氧氣的實驗過程。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實驗過程,并將注意事項標注出來)
教師:可以看到,實驗過程中試管有可能炸裂,那么原因是什么呢?讓我們進入到今天的實驗教學中。
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導入教學,向學生展示了實驗注意事項和可能發生的危險現象,學生們必然會嚴格操作,這比教師口頭囑咐效果更好,學生們都能順利完成實驗。
五、結束語
綜上,在初中化學課堂導入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能夠讓教學方式更加多種多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學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新榮.淺析信息技術下的化學課堂[J].文理導航,2015,(12):33.
[2]關寧.化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實踐與反思[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19):102.
[3]張志添.讓化學課堂因信息技術而有活力[J].文理導航,2017,(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