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芬
【摘 要】發展學生的數感,是數學課程的目標之一,通過引導學生采擷“生活實例”、 動手實踐、數學游戲、練習運用等一系列數學活動發展了低年級學生的數感,提高了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 數學 數感 實踐 游戲
數感是人對數與運算的一般理解,這種理解可以幫助人們用靈活的方法做出數學判斷和為解決復雜的問題提出有用的策略。因此,數感是一個人數學素養高低的標志之一。正因為如此,發展學生的數感,成了數學課程的目標之一,當然幫助學生建立、發展數感也成了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那么如何在低年級的課堂教學培養起學生的數感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在現實生活中, 培養數感
生活是數學的寶庫,數學來源于現實生活,因此數學教學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身邊的數學素材,努力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自己去試著感知、發現,主動地探索,培養數感。
許多小學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頭腦中不能很好的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識的內涵和概念的本質屬性。這就需要教師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采擷“生活實例”。比如在教學長度單位時,可以帶領學生去操場走走、測測、量量,讓學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長度;教學重量單位時,可以到食堂去看看、稱稱各類蔬菜、肉類的重量,或去醫務室稱稱自己的體重等,這些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學得興致盎然,在不知不覺中就獲得了數感的啟蒙。還比如在“認數”的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數學素材,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向兒童展開數的概念來源和實際應用,創設有助于兒童理解數學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獲取數感。在教學1—5的認識時,我先利用課件創設生活情境“游野生動物園”,情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數一數各種動物的數量,1頭大象、2只犀牛、3只長頸鹿、4只小鳥……,從而來引出1—5這五個數。當學生認識了這五個數后,讓學生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并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我家里有3個人;昨天晚上,我媽媽買了3個蘋果,我、爸爸和媽媽各吃1個;我看見有5只小鳥在天上快樂地飛翔……。這樣通過讓學生進行有關數的表述,加深學生對數的概念的理解,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和作用,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數感。
二、在動手實踐中,培養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小學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以自己親身的實踐活動來學數學,動手動腦的做數學,才能慢慢培養數感。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數感,課堂教學中應更多為學生設計有趣的實踐活動。
例如在數學活動課上,讓學生抓一把糖果,數一數有幾塊;抓一把花生米,數一數有幾顆;再抓一把黃豆,數一數有幾粒。發現總是什么抓得最多,什么最少?為什么?學生通過自己抓一抓,數一數,發現總是糖果抓的最少而黃豆最多。善于思考的孩子們馬上發現是因為糖果最大,所以抓得最少,而黃豆最小所以抓得最多。接著讓學生猜老師一把能抓幾塊糖?學生們猜的雖然不一樣,但總比他們抓的糖塊多一些。當問到為什么這么猜時,機靈的學生就說了,因為老師的手比我們的大。通過簡單而生動的操作,同一個人抓物體,物體越大,抓到物體的數量就越少;物體越小,抓的數量就越多。不同的人抓同一種物體,手越大,抓的物體數量越多;手越小,抓的物體也就少了。
在操作過程中,學生不僅豐富了數的意義,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大小,還可以學會簡單的估計。
三、在數學游戲中,培養數感
游戲是低年級學生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活動形式,學生可以在游戲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發展數學。“數感”的培養就是學生對數的概念的敏感性培養,同時它需要在更多的機會得到發展。單純的訓練學生容易厭倦,而游戲是兒童的最愛,以數學游戲的形式來發展學生的數感是快樂而又富有成效的。如猜數游戲:在1~100中選一個數,讓別人猜你選的是幾,如果猜的不正確,用猜得太大了,太小了,或大一些,小一些來提示。通過這個游戲,加深了學生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的關系。 又如算24點,根據四張牌運用加減乘除算出24,可以同學之間互相比賽誰先算出24,學生為了游戲的勝利而尋找竅門,在玩樂中提高了能力。這些游戲學生都很喜歡,在學校和老師同學玩,回家后還要和爸爸媽媽玩。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學生主動地用數與他人交流信息,不知不覺中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四、在練習運用中, 升華數感
數感是一種心靈的感受,是一種意識活動,它存在于人的頭腦之中,是一種高級的智力活動。有良好數感的人,在需要數感發揮的時候,它便會自然出現。特別是在新授過后,良好的數感可幫助學生深化知識,進行綜合運用,來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比如在學了1—10的認識后有一道練習題“3<□<□<□”,我讓學生思考討論□里該填幾,為什么?當學生在填出一種答案后,馬上有很多學生舉手,紛紛發言說出了不同的答案。學生情緒高昂、思路開闊,輕輕松松地在不同答案中不僅掌握了1—10的數序,也使自己的數感得到充分的發揮。
總之,數感是一個嶄新的學習內容,數感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為教師要認真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用活教材,創造性地實施課堂教學,把培養學生的數感作為數學教育的一項基本目標。我想隨著數感的建立、發展和強化,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也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