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勝 劉玉霞
【摘 要】探究能力是初中學生必須要培養的核心能力之一,探究能力是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之一,對于學生終身發展與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初中不等式教學是初中數學中的重點與難點部分,在不等式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思維能力具有現實意義,通過在不等式教學中實施多種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探究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 不等式教學 探究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是初中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能力能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能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初中數學課程中方程與不等式是數學課程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對于學生而言,通過對具體情境中的數字信息進行綜合歸納,得出推斷,并用不等式來刻畫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還是非常有難度的,因此,初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探究思維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思考,獨立探究,學會學習,
一、探究能力對于初中學生的重要性
1.探究精神是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之一
探究能力是所有學會學習的人具備的能力特征,探究是一種對未知知識的發現與挖掘,從未知到已知,需要去探究,去發現,才會有各種創新的可能。初中學生處于思維快速發展階段,他們的思維活躍,持續學習的能力強,是真實探究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明確提出,學生核心素養是社會未來建設者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而核心素養中重要的一條指標就是中國學生必須具備用于探究的科學精神。因此,探究精神、探究能力的培養是我們培養中國學生的標準,是我們塑造未來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的硬性指標,關系到中學生今后的終身發展與全面發展。
2.國家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的要求
素質教育改革多年,提倡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提倡能力為重的教育,應試教育的種種教育弊端讓學生縮手縮腳,創能能力,探究能力被遏制,素質教育呼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做到以人為本的教育,堅持能力為重的教育,堅決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創新型,探究性人才。在教學中注重學思結合,提倡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成為探究型有用之才。
3.初中數學課程需要探究精神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到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何為“有用之才”,具有潛力才能,具有探究能力,具有會學習能力之人。初中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想成為對社會有用之才,必備的知識儲備是基礎的,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具備,特別是探究思維能力的具備,才能在數學學習中,充分抓住價值信息,進行深度探究。《中學生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初中學生要能探索給定事物中隱含的規律,了解不等式的意義,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并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運用不等式進行描述。
二、初中不等式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的策略
1.重視不等式基礎知識的積累才有探究思維能力的提升
不等式是在等式的基礎上開展的知識內容,不等式的一些規律與性質與等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又有自己的特點。不等式的學習與探究需要學生建立在等式知識的基礎之上,再充分利用不等式的性質進行探究,沒有等式基礎知識的構建,不等式也是空中之橋,沒有根基。在此基礎上才能開展應用,才能進行深度探究。譬如不等式的性質“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如果a>b,則a±c>b±c不等式亦然成立,在等式中也是一樣,在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兩邊依然相等,但是對于“不等式的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如果a>b,c<0,則ac 2.注重學習不等式情境創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思維能力 雖然初中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仍然有部分學生對不等式的知識的理解不夠,也無法理解透徹,教師應該本著“為了每一個學生”,“以人為本”的教育出發,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水平,幫助每一位學生能突破不等式的知識大關,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習難度的需要,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創設相關情境,幫助學生理解不等式的性質,實現不等式的應用,并能在熟練的基礎上達到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的目標。 一切生活的教學案列是貼近學生生活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師可以抓住生活中的案例,開展不等式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在生活的切身體驗中,體驗生活情境,感受不等式的應用,并能在自己的獨立探究的情況下,實現知識的構建與突破。 譬如王老師準備用30元錢買鋼筆和筆記本作為獎品獎勵給學生。已知每支鋼筆5元,每個筆記本2元,她買了4本筆記本.請你幫王老師算一算,剩下的錢可以買幾支鋼筆?這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這樣的題目正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生活問題,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有類似的生活經驗,在問題理解上不存在難點,很容易理解題意,教師完全能夠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究完成。對題目中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分析之后,得出王老師購買的物品的公式可以如下書寫:2元×4(筆記本的總價)+5×鋼筆數量≤30,這樣的思考之后,設鋼筆的數量為x,通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計算,x的值也就很快求出。用自己的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既讓學生獨立完成了不等式知識的探究,又讓學生體驗了不等式的生活中的應用,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探究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生活問題解決能力,實現自我能力與實踐的成長。 在初中不等式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具有現實意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研究,將探究思維能力的培養落實在不等式教學中,讓學生收獲知識的同時,得到能力的提升,促進初中生探究思維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暄絨.初中數學不等式教學策略探微[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23):64. [2]盧月梅.淺談初中數學基本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2(32):156-157. [3]李少龍.均值不等式在初中解題中的應用[J].中學數學,2011(18):35-36. [4]張水芳.在初中不等式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J].宜春學院學報,2008,30(S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