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工商學院設備管理處
人類的學習是主體為了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以獲得處理事物的社會經驗為目的,獲得知識或技能的活動過程[1]。學習活動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與環境交互的過程,是教與學過程中行為的總和。學習活動設計是對影響學習活動進行的各個要素進行設計。當前我國已有較多關于學習活動設計方面的研究成果,對已有的成果進行統計分析是未來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礎。

圖1 學習活動設計文獻發表數量時間分布圖

圖3 學習活動設計文章來源期刊統計
選取中國知網(CNKI)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論文樣本的選取遵循三個標準:(1)論文正式發表并被收入學術論文數據庫;(2)論文發表的時間:前不設限至2018年4月9日;(3)以“關鍵詞”為限制條件進行檢索,擴大論文選擇范圍,提高論文的總體代表性。
本研究以“學習活動設計”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得到滿足條件的文獻384篇。文獻發表數量隨年份增長情況如圖1所示。數據顯示,我國對學習活動設計的研究最早開始于1989年,1991年-2004年期間發表的文獻較少,從2005年開始關于學習活動設計的研究文獻才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從整體來看論文發表數量的時間分布圖關于學習活動設計研究還不太成熟,由此可預測,未來有關學習活動設計的研究會不斷增長,研究會更加深入。

圖2 學習活動設計期刊文獻第一作者數量分布圖
在檢索出的384篇文章中進行篩選,可得到期刊文獻267篇。經過對期刊論文第一作者進行分類統計,發現發表兩篇文章以上的作者共有21位,其中鄭珠發表5篇文章,許蔚君、吳軍其、陳惠瓊、曹令秋發表3篇文章,趙呈領、顧云鋒、郝丹等發表2篇文章,占總作者數的91.14%的是發表1篇文章的作者數,如圖2所示。由此可知國內研究學習活動設計的核心力量還未形成,研究正方興未艾。
分析論文發表期刊檔次是了解學習活動設計發表文獻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將以學習活動設計為關鍵字的267篇期刊文獻進行進一步篩選和和統計,結果顯示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文章總數量為97篇,占總文章數的36.33%,如圖3所示。可見,有關學習活動設計的文章研究質量較高。
將267篇期刊學術論文關鍵詞進行統計和同義關鍵詞合并后,共得到366個關鍵詞,剔除如學習效果、設計、學習策略、樣式、學習英語、實效等過于寬泛的弱相關性的關鍵詞后剩余有效關鍵詞67個。根據關鍵詞出現的頻率,進行詞頻排序后,選擇出現頻率高于4次的關鍵詞作為高頻詞,如表1所示。
表1學習活動設計期刊文獻高頻關鍵詞表

從高頻關鍵詞表可以看出,學習活動設計是所有論文的核心。對于學習活動設計相關關鍵詞中,學習方式上出現較多的是混合式學習、移動學習、協作學習、自主學習、翻轉課堂。對于學習活動設計相關關鍵詞中,關于理論的高頻關鍵詞是活動理論,關于平臺和對象的高頻關鍵詞有網絡教學平臺、LAMS、Moodle、網絡課程、微課、MOOC??梢钥闯?,學習活動設計方面的研究大多圍繞網絡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學習方式開展。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國內學習活動設計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有兩種:一個基于教學平臺的學習活動設計的研究:張帥等人[2]以ZLMS新型學習管理系統為平臺,分別利用交互、資源、論壇、評價和監控四個方面的工具對自主學習活動進行設計。鄭珠[3]以一門課程為例首先構建了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學習活動設計一般模式,其次對具體課程下的學習活動從內容分析、目標特征、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學習流程以及學習過程的監管、評價的設計進行了研究與論述。二是基于具體學習方式的學習活動設計的研究:有的學者將混合式學習活動設計模型分為了四個部分:活動任務或主題、活動流程和步驟、活動環境設計、活動評價設計[4]。有的學者對自主學習活動進行了設計分析,提出活動內容要聯系生活實際、要設計積極的獎勵制度、設計具有樂趣的互動[5]。另外還有許多學者對協作學習活動設計進行了研究。
文章通過國內學習活動設計文獻的分析和研究,發現國內對學習活動設計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然而,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國內學術界對智慧學習活動的認識與研究才剛剛起步,未來仍需深入活動理論的研究、創新智慧學習活動設計的研究,完善學習活動設計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