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劇在表演中,舞臺行動豐富,運用歌唱和舞蹈的藝術手段表現生活。演員的表演都要通過人物的戲劇行動來展現。因此,演員必須重視并發揮好舞臺行動規律在音樂劇表演中的作用。
關鍵詞:舞臺行動規律?音樂劇表演?作用
一、音樂劇表演藝術的基本形式就是舞臺行動規律
音樂劇的表演是戲劇性表演,演員在舞臺上飾演的角色所展現的活動都要通過行動得以呈現。對于演員來說,只有通過人物行動來展現劇本情節和人物形象。音樂劇表演也不例外,劇中人物的生活都要通過角色的行動來展現。演員的表演在舞臺上的任何一種手段都帶有一定的行動性。
演員的藝術是行動的藝術,行動是舞臺表現力的主要手段,演員的表演技法和創作方法都要依據行動。[1]音樂劇的表演是音樂與舞蹈動作的有機結合,音樂劇通過舞臺行動展現人物形象,將表演的內容和形式相互聯系,使得音樂劇中的音樂、舞蹈和語言等表現形式更具美的藝術價值。因此,舞臺行動是音樂劇表演藝術的基礎。要重視培養音樂劇演員的舞臺行動技巧,掌握舞臺行動規律才能更好地展現音樂劇舞臺人物形象。
二、舞臺行動在音樂劇中的作用
(一)舞臺行動具有多樣性。音樂劇表演是集音樂與舞蹈兩種藝術形式為一體的綜合戲劇表演。注重詩化的表現性表演手段,表演性的舞臺行動多處于歌舞呈現的部分。音樂劇較為普遍的藝術呈現方式多以歌舞行動來進行。音樂劇的舞臺行動手段較話劇更為豐富,有接近生活的形體動作,歌舞是體現人物行動的重要部分,是戲劇表演中的一種表演手段,與語言動作、生活動作一起,完成呈現戲劇情節、展現人物形象的任務。
(二)舞臺行動的特點。舞臺行動是演員的二度創作,音樂劇的舞臺行動手段更多依靠歌舞的形式。前蘇聯著名戲劇藝術家查哈瓦認為,行動是由意志產生的、有一定目的性的活動。他強調表演要將行動與情感分開,要在舞臺上通過行動塑造人物,呈現劇情。
舞臺行動可以將其分為形體行動、語言行動和靜止行動,外部行動是直觀的動作方式,語言行動是人物對話、旁白等。靜止動作是指在舞臺上沒有動作的靜止狀態,目的是為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
(三)形體行動與心理行動。舞臺行動分為形體行動和心理行動。形體行動是為呈現角色形象而進行的具體動作,這些行動的目的是通過具體動作的變化展現人物形象。心理行動是指為了改變人的意志采取的行動方式。心理行動可以改變人的意志,對演員來說是一種重要的行動方式。演員要借助心理行動展現劇本中的人物內心情感特征。
形體行動和心理行動也是相輔相成的,形體動作是完成心理行動的方式,心理行動決定形體行動的性質。二者都要通過外部的舞臺來體現,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此外,音樂劇舞臺上歌舞的呈現是由心理行動作為支撐,是反映人物內心情感的一種方式。但如果歌舞沒有賦予行動內涵,戲劇就會缺乏感染力,顯得空洞乏味。
(四)舞臺行動三要素
舞臺行動的三要素即為做什么,為什么做和怎么做。內容是行動的任務,原因是行動的目的,方式是行動的表達,是行動的關鍵。三者要相互結合,才能完美呈現出音樂劇的表現效果。演員在確定舞臺內容時要明確舞臺行動的目的,行動受客觀事物激發,行動都有其目的。音樂劇中的音樂、舞蹈的創作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安排的,它是體現人物形象的一部分。
動作方式是表演創作最重要的關鍵點,動作方式是由演員個人的創作來完成的,只有合理設計動作方式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個性。
音樂表演非常注重行動方式,并將其看作彰顯音樂劇人物個性的重要手段。劇情情境決定了舞臺動作表現形式,規定情境制約著舞臺行動。因此,舞臺表演形式對音樂劇具有重要意義。
三、舞臺行動在音樂劇中的運用
(一)舞臺行動與舞臺表演任務。舞臺演出都是二度創作藝術,音樂劇表現為一種歌舞化的戲劇呈現。舞臺演出中的人物形象和戲劇情節都需要音樂劇演員去探索其中的表演方式,準確把握戲劇人物個性,完美呈現人物角色。
(二)舞臺行動與規定情境。舞臺行動受到舞臺規定的制約。戲劇情境由劇中人物活動中的時空環境、影響人物的事件和人物關系三種因素構成。音樂、歌舞與規定情景的結合是音樂劇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有別于話劇的重要體現。
(三)舞臺行動與音樂背景。在音樂劇中劇情與“音樂”有機地融合,使音樂更具有戲劇性和行動性的獨特魅力。音樂劇中人物角色的行動受到音樂的影響。因此,音樂劇演員要加強對音樂節奏與情緒的理解力、感悟力,把音樂背景看作是自己心靈活動的反映,在音樂當中去展現舞臺行動。[1]
四、結語
舞臺行動規律在音樂劇表演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演員展示戲劇人物形象、表現戲劇情節的重要方式。音樂劇演員要加強自身對劇本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研究人物的心理活動,聯系劇情情節,更精準地展示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為豐滿生動。
參考文獻:
[1]劉紅梅.試論舞臺行動規律在音樂劇表演中的運用[J].藝術評論,2008(09).
(作者簡介:任海蘭,女,碩士研究生,鞍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流行演唱)(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