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田旭
摘 要:通過對中國護理專業在讀專科生護士職業認可度的調查,了解護理專科護生對于護理職業的認可與否及其影響因素,從而為今后加強護理專業思想教育,培養護生對護理事業的熱愛以及防止護理專業人員流失,為臨床護理提供更多、更好的后備力量等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職業認可度 影響因素 參考
一、研究目的
通過對英才學院護理專業在讀專科生護士職業認可度的調查,了解護理專科護生對于護理職業的認可與否及其影響因素,從而為今后加強護理專業思想教育,培養護生對護理事業的熱愛等提供參考依據。
二、研究方法
1.調查內容。調查護理專業不同年級在讀專科生對護士職業的認可度現狀,了解隨著護生對護理專業的了解和專業知識的掌握,其職業認可度有何改變。
影響專科護生職業認可度的相關因素分析:通過調查了解影響其職業選擇的相關因素,如護士的社會地位、薪酬、發展前途、就業前景、家庭因素等對專科護生職業認可度是否產生影響。
2.統計學處理:全部數據用 EXCELJ 建立數據庫,用 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 采用百分率,V2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三、結果與討論
發放問卷300份,收回問卷258份,有效問卷258份,問卷有效率86%。通過調查了解影響其職業選擇的相關因素,如學生所在年級、護士的社會領域(薪酬、發展前途、就業前景、工作年限等)對專科護生職業認可度是否產生影響。
1.不同年級與認可度的關系。調查結果顯示出護理專業不同年級在讀專科生對護士職業的認可度現狀,可得出隨著護生對護理專業的了解和專業知的掌握,其職業認可度逐漸增高的結果。各年級大護生的社交自我知覺的比較在社交自我知覺方面,各個年級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而且是5個維度中得分率最低者,說明各年級普遍存在著自信心不足的問題。調查中了解,護生大多以寢室為單位進行學習活動,這縮小了護生的社交范圍。另外,80后的護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家庭活動的中心,形成的以我為中心的思維與行為方式與競爭又合作的大學社交生活遭遇沖突。提示在教育教學中要為護生們提供更多的社交機會和更大的社交范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與拓展校園空間,給護生創造一個設計自我、展現自我、挑戰自我、發展自我的空間和舞臺,讓護生在娛樂、競爭與協作中改善關系,加強團結,提高自信。各年級大護生對學習環境知覺的總體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我校為護生提供的學習環境能夠滿足護生的要求,學習氣氛和諧,并為護生的個人發展提供了滿意的空間與機會。但從條目上看,護生更喜歡在實踐和臨床中學習,而且對考試作弊問題知覺較高,提示在教育教學中應克服教學實踐中的弊端,如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銜接不順暢等,應該用真實的情境啟發護生的思維,構建活躍互動的教學氛圍,構建護生自主性、創造性的學習機制。
2.學歷與認可度的關系。調查結果表明其中有17.51%的學生認為學歷的提高會提升護士職業認可度,60.41%的學生覺得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而認為再高的學歷也不會影響護士的職業的認可度的比率高達22.08%。
3.護士的社會領域與認可度的關系。通過對職業滿意度得分進行多重線性回歸模型分析,發現薪酬待遇與工作繁瑣是影響職業滿意度得分的主要因素。
工資的高低可以顯現出該行業在社會上的影響程度,94.92%的學生認為提高薪酬待遇是很有必要的,薪酬的提高可以使護理在服務行業中得到更高的認可。擇業、就業壓力對臨床實習的沖擊 隨著就業制度的改革,實習生要走向社會自主尋找職業,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廣大實習生在實習期間還要忙于準備推薦材料,參加各種人才交流會、招聘會、面試等,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學習精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實習,從而影響實習質量。
49.15%的在校專科生認為護理工作繁瑣,重復、工作時間長,且由于護理人員是與患接觸最密切的醫務人員,臨床風險事件大多發生在護理工作中,再加上經常要加班,因此護理人員會長期處在高度緊張狀態,工作年限越長,護士的身心疲憊感也就越明顯。因此應增加女性護理人員的編制以減輕護理工作。
四、總結
針對性的教育,加深專科生對護理職業的認識和理解。向組內同學匯報初步方案,接受同學的正確建議。模擬訓練護士崗位交班時表達醫學問題的情境,按照學習契約規定的考核標準,匯報自己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并操作技能項目。
鼓勵學生經常到福利院、敬老院等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盡早去醫院親身體驗護理工作與護理環境,讓自己感受到為人服務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從而改善目前護士職業認可度的現狀。
各實訓基地負責人由醫院主管護理工作的院長兼任,均配備教學管理人員,負責教學、學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定了完善的規章制度。對教學工作、畢業實習、帶教要求、學生思想教育、基地組織機構設施、經費使用和生活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如《實踐教學管理工作規程》、《畢業實習教學環節管理規定》、《畢業實習考核評定辦法》等以教務處、護理系和醫院護理部為紐帶,把學校與實訓基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合作培養護理人才的整體系統。學校經常組織人員到醫院督導教學、檢查學生實習情況,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實習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報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繼平,劉素珍,李卉青.對21世紀護理本科人才培養的思考[J].現代護理,2004
[3]張新宇,滕 斌,杜 娟,張 晶.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