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麗菲亞·卡斯木
【摘要】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水利建設方面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我國地大物博,自然資源豐富,但由于人口基數大,導致人均水資源缺乏,加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的用量以及浪費、污染等問題日益嚴峻。因此,在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現今,采取合理、科學的方法對水資源進行保護與利用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本文通過對生態文明視野下水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闡述,進而提出加強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措施。
【關鍵詞】生態文明;水資源;保護與運用
水資源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情況不容樂觀。目前,我國水資源面臨著短缺以及污染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影響,破壞了生態平衡,不利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因此,應針對我國水資源利用以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改善我國當前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現狀,從而使我國水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1、生態文明視野下水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1.1水資源短缺
當前我國水資源面臨較為短缺的問題。淡水資源分布不均,其分布呈東、南部豐沛,西、北部匱乏的特點,分布在長江以南區域的淡水資源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而長江以北地區的淡水資源匱乏。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南北方淡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但根據近幾年全國各地用水情況來看,出現用水緊張的城市逐漸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等。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充足的水資源,同時也會排放大量的污水,農業生產也會存在水資源浪費以及水污染的問題。此外,人們的節水意識不強,在日常生活中,水資源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我國原本短缺的淡水資源更加匱乏。
1.2水資源污染嚴重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工業企業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但卻是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工業企業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廢水,如果不經過處理就進行排放,會對河流水體等造成污染。近些年我國在水資源保護上也不斷加大了立法保護措施,對企業污水排放有了嚴格的標準要求。但依然有一些工業企業為了逃避排污稅收,降低企業成本而無視國家法律,將產生的污水進行暗地排放,這些含有大量超標污染物的污水流經河流會河流水體造成污染,對河流中的生物以及植物造成嚴重影響,使河流內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此外,農業發展過程中使用的農藥對水資源也會造成污染,如DDT等會影響水資源的安全使用。
1.3水資源問題產生的后果
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出現問題使我國的水資源形勢日益嚴峻。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水資源短缺而產生的經濟損失高達兩千億元,由水資源污染而產生的經濟損失甚至超過了兩千五百億元,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我國生態環境所面臨問題的嚴重程度。
2、生態文明視野下加強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有效措施
2.1合理分配水資源
針對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應在水資源利用上做到合理分配,并對其合理開發與利用,從而保證我國水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我國應在對產業結構進行合理調整的基礎上科學分配水資源,本著公平、高效的原則,綜合考慮環境、經濟以及社會等指標確定各項產業的用水情況。同時從市場環境出發,對各項產業的發展前景以及趨勢等進行客觀分析,從而使產業結構得到優化,使水資源能夠得到合理、科學的分配,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2.2加強水資源管理
2.2.1對用水總量進行嚴格控制
為了使水資源得到有效節約,應對各個地區的用水需求進行詳細了解,從而使各地區能夠制定出合理的用水控制計劃。在對水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比如用水核定計劃、水資源規劃制度等。針對日常生活、企業發展以及農業發展所用的水資源用量進行控制,使各方面的水資源使用量能夠在控制計劃內,從而對水資源總量進行控制。
2.2.2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是解決是資源短缺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企業發展、農業發展以及服務業的發展中,應加大對節水技術的改進,使每一滴水都得到充分利用。企業要對跑、冒、滴、漏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使水資源得到有效節約。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要對農業用水量高的原因進行細致分析,對農業灌溉方式等進行改進,盡量普及使用滴灌、噴灌等灌溉方式,同時利用新技術以及新方法來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使水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減少水資源浪費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人們的節水意識,充分利用水資源,實現“一水多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要對地下水資源保護制度進行嚴格落實,推行水源置換,促進地下水資源的良性循環,使地下水資源得到保護。
2.3加強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優化
在生態文明視野下,要想使水資源得到有效地保護與利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就需要相應的制度對其進行約束。目前我國水資源在立法保護上已經取得成就,《中華人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頒布對我國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還應對水資源保護法律進行優化,不斷完善水資源管理制度,相關部門要切實履行相關職責,對水資源的排污和使用管理制度進行調整,使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有法可依、有據可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結束語:
總而言之,水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利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在水資源形勢日益嚴峻的當今時代,對水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十分重要。應在水資源分配、水資源管理以及制度立法上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使水資源能夠得到高效利用,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使水資源得到有效的保護與利用。相信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問題會得到全面解決,使生態文明時代得到良好構建。
參考文獻:
[1]易艷. 論生態文明視野下的水資源保護及利用[J]. 理論月刊, 2017(2):76-81.
[2]翁士創, 楊靜. 生態文明視野下加強中國水資源保護的幾點認識[J]. 人民珠江, 2017,38(12):41-44.
[3]張輝, 李美珍.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水資源保護及利用[J]. 科學技術創新, 2017(33):128-129.
[4]胡香芹. 淺析生態文明視野中的水生態文明建設[J]. 低碳世界, 2017(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