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英 桃源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組
由于中職學校的特殊性,其所設專業是以促進學生就業為目的的,為社會輸送技能型專業人才,而非研究方向。因此學生在校期間,應充分培養學生的就業選擇能力和“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等就業態度。各中職學校應充分考慮學生、企業、社會等多方因素,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模式,適應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近年來,互聯網+訂單式計算機教學模式成為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主流教學模式,其為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了一條優質就業出路。該人才培養模式效果及評價方法闡述如下。
1.深入社會調查,創新教學模式和內容。 各中職學校在進行計算機教學時,要時刻銘記中職學校的教學目的:為社會輸送社會急需的專業型人才。因此,符合社會的需求,迎合企業的口味就顯得彌足重要。各個教師在進行教學計劃和安排時,要以就業為導向,創新教學模式,并將企業合適地引入到課程當中,使學生明白自己與企業的關系,對以后的職業定位有一定基礎性的了解。為此,就要求授課教師應對各個學生的特點加以分析,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注入不同的社會需求,以具體的企業要求為基準,培養學生以適應企業的需要。比如有的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欠缺,可以允許學生上完一節理論課后,進行計算機實際操作,并配備專業老師進行指導糾錯,使學生真正將課堂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
2.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時候,實踐都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計算機應用也是如此,掌握了大量的計算機理論知識,上機卻難以操作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企業真正看重的卻是實踐操作技能。因此,在中職學校進行計算機課程講授時,應重視學生上機操作能力的培養,為此學校要加大對計算機軟硬件設施的建設,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也可以請相關企業的負責人進校指導,或與企業簽署實習基地,校企聯合,共同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企業進校園,可以讓學生和企業之間有近距離的接觸,增加彼此的了解。對學生而言,可以提前了解企業的需求,對企業而言,可以培養優秀人才,為本企業效力。
1.問卷調研法。 采取問卷調研的方法評價互聯網+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應用效果。主要對學校教研老師、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以及訂單輸出用人企業三方進行全面問卷調研。分別設計三方主體受調研人為主的調研問卷,針對互聯網+背景下,訂單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情況、實施感受以及實施績效進行客觀評價。
2.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完善。建立并完善對于訂單式教學新模式的評價指標體系。整個評價指標體系以互聯網+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績效為主要體系目標,設立以學校教研老師、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以及訂單輸出用人企業三方主體為主的準則指標。即學校教研績效、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學習績效以及訂單輸出用人企業績效。以三個主體準則延伸,設置教學質量、教學改革效果、學習實踐效果、學生品德素質、工作狀態效果等為主的指標。對教學效果、學習效果、工作效果進行全方位的評價。
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中,指標評價的設置應注意圍繞互聯網+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措施。教學方面強化對于教學模式創新性、教學實操應用性以及教學實踐適應性的評價,學生學習方面注意強化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興趣性、實踐性的評價。
通過互聯網+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評價指標體系的整體評價:學校教研教學方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符合現代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結合實踐教學的要求,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教學評價均居優。新模式的應用,提升了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的廣度以及趣味性,教學改革效果顯著;學生學習績效方面,該模式下,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操作能力強,對于計算機相關知識以及實踐操作的興趣度高,整體學習水平見長;用人企業績效方面,“互聯網+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下,人才輸入企業后工作能力強,工作完成度高,團隊合作意識強,自控能力強,對于學校環境與工作環境的轉換適應力強,可以有效應對工作中的突發問題,滿足用人企業的整體用人需求。
結語:隨著計算機專業日趨流行和熱門,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不僅要求有過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還要有高素質和強烈的責任感、團隊意識。培養全方面高能力的人才,是“互聯網+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目標。對于“互聯網+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評價及效果研究可知,新模式可有效提升整體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滿足用人企業納人需求。在后續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中,應廣泛推廣“互聯網+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并通過績效評價與效果展示,不斷完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