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眾所周知,一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決定著一個企業能否健康、良性運營。信息化發展對企業內部控制有了一定的影響,內部控制的對象也由傳統的對人的控制轉變為對人和計算機同時的控制,由于控制對象的增多,所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由于計算機數據的丟失、黑客的進入,都使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加大,如何有效控制這些風險是眼下企業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信息發展的情況下,企業加強內部控制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防范企業的經營風險,促進企業健康、快速地發展。
通過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發展的形勢進行分析發現。我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特征明顯。首先,現今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都開始堅持以信息技術為基本手段,紛紛創建信息系統,促進企業實現人工與信息系統工作結合的控制模式。這種控制手段正是當前各個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重要表現。能夠有效降低因人為失誤造成的工作問題,減少人力,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提升內部控制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其次,表現為內部控制流程的信息化。信息化技術手段的使用,使得企業內部控制方式和操作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內部控制流程信息化的表現十分明顯。企業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企業所承擔的各個業務進行綜合管理,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點進行評估。將科學化的內部控制流程、控制措施等固定于信息系統當中。從各個角度綜合考慮,創建完善的內部控制設計模式,促進企業內部控制更加規范。再次,企業內部管理更加科學、規范。科學合理的控制制度和流程,是保障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企業具有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的內部管理模式。該模式能夠更加高效地協調各個部門的業務,還能對工作人員進行科學的監督,對其工作能力進行有效評估。最后,企業內部控制引進了大批的先進信息管理系統軟件。我國的企業眾多,內部控制工作的內容和重點各不相同。無論是通過自行研發,還是通過外部購買途徑,信息管理系統軟件的引入已經成為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特點。企業首先要明確自身的內部控制需求,然后再引進自身發展所需的信息軟件系統。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信息化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它對企業內部控制產生了很大影響,同時在信息化條件下,大大提高了企業會計核算的速度和準確性,減少了因工作及計算失誤造成的差錯。但是,企業信息化的實施也為企業的內部控制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問題,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完善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是潮流趨勢。其中不乏一些企業盲目采用信息化手段。有些企業沒有完全發揮內部控制信息系統的優勢,僅僅發揮了其審核各部門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功能。而忽略了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對業務流程的作用。有效保障業務流程的規范性是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的重要功能之一。為此,我們必須要將內部控制信息與企業業務流程緊緊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信息系統的優勢。
企業發展信息化趨勢是各個工作方面的信息化。內部控制信息系統是保障企業穩定發展,降低發展風險的重要舉措。要想充分發揮內部控制信息系統的有效性,還要將其與企業其余部分之間相結合,如其它的運營信息系統等。
從當前的形勢看,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逐漸走向了融合。風險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工作內容。同時也是當前許多企業容易忽視的內容。甚至有些企業錯誤處理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關系。將二者割裂開來處理,大大增加了控制成本,還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內部環境是保障企業內部控制有效實施的基礎。企業信息化發展為改善和規范企業治理結構提供了有效的幫助。信息化手段的運用還能夠加快信息傳遞速度,提升企業決策有效性。企業的高層領導機構能夠通過信息化系統快速掌握企業的信息,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執行準確的決策。還能夠通過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及時監督企業的運營情況。在生產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企業的經理層可以通過信息系統,有效實施管理權。除此之外,企業的股東能夠快速掌握企業發展的第一手資訊,了解企業發展運營情況。為企業內部控制提供更加良好的內部環境。
無論在任何時期,企業發展的風險都是普遍存在的。在日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內外部風險。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企業信息化水平逐漸提升,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也越來越激烈。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價值突出。風險評估時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工作內容,在維護企業發展安全上至關重要。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為企業提供了先進的事件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工具。運用先進的信息系統,能夠有效幫助企業快速收集企業發展信息,為風險點識別提供基礎。在信息化的大環境之下,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有效促進了企業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的重組,減少之前傳統手段下的人工失誤風險。但是,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對信息依賴程度逐漸增加,信息管理風險也隨之提升。一旦出現信息錯誤,將會導致相關部門所有決策失誤。為此,各大企業應當建立一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降低因信息化造成的發展風險。
在企業通過有效手段進行風險評估之后,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或者降低風險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控制活動要認真參考風險評估的結果,在企業業務流程當中設置具體的控制點。在信息化的發展形勢下,企業組織結構也要隨之發生變化。業務流程要根據實際情況發生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對企業內部控制活動造成影響。借助先進的信息系統,使得控制活動向著自動化控制方向轉變。降低人為參與度,提升控制活動效率的同時,增加控制活動的有效性。除此之外,采用先進的信息系統,能夠對企業的各項業務進行有效監控。為此,企業的領導層和其他組織機構都要運用信息化系統,綜合分析企業發展現狀,采取有效措施指導各自的行為,增加各項方針政策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信息化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的各大企業也要充分采用信息化手段,從加強內部控制的角度入手,提升企業各項決策的有效性,降低企業發展風險。我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是從會計信息化的基礎上慢慢發展而來。在實際過程中發揮了較為突出的優勢。我們要總結發展經驗,彌補發展上的缺陷。積極探求有效的實施方式,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發展。
[1]金永利,楚京京,李曉清.會計信息化視角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探析[J].商業會計,2015(06).
[2]劉建國.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體系設計[J].財會通訊,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