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艷莉
(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在2017年度,從大學里面成功畢業的人數就已經有七百九十五萬人,相較于去年增加了大概三十萬人,而畢業的人里面打算再進一步深造的人大概有二十一萬人。畢業的大學生在畢業后就相繼開始找工作,根據數據顯示,能夠在六個月內找到工作的大概有四百多萬人,從這個數據里面就能看到,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畢業生在短期內是找不到工作的。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國近幾年來經濟飛速發展,經濟結構正在逐漸發生變化,這就給畢業生帶來了不小的就業壓力。如何解決畢業生難就業的問題,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從高校角度來看,想要改變這種就業難的大環境是比較困難的,著力點還是應該落在改變人才的結構方面,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方面。
只有較為全面地理解了當今這個社會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才能夠對癥下藥,培育出能夠滿足社會需要,能夠滿足大學生需要的人才,本文在對這方面的需求進行了充分的調查后,總結了一些當前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對于本科階段院校企業管理人才的需要究竟是哪些方面。
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畢業的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后傾向于選擇的是幾個特定的類別,比如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行政管理等等,這些行業都與他們所學的知識較為匹配,在學習的時候學生就已經有意識地往幾個方面發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了。
如今的社會里面,對于人才的要求已經頗為具有針對性,企業在招收人才的時候往往會有幾個方面的傾向,主要是實踐型,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為主。畢業生不僅需要相關的理論標準和現代企業管理理念,還要注重工商管理專業的實際應用能力。所以畢業生在這幾個方面的能力如何就是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首要考量的方面,而且在招聘結束之后,企業往往不會立刻將這些新人分配到相應的崗位上去,而是讓他們在部門之間輪轉,作為實習。這種方法能夠讓他們在一定時間內對企業的整體架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也在細碎瑣事的工作中積累了相當的經驗。
當前社會里,企業對于應用型工商管理本科畢業生有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最為重要的還要數實踐動手能力方面,企業希望招收到更加具有實踐能力的學生,而不是理論知識強的學生,因為后者具備了更好的專業素養,能夠很快投入到工作中去,后者雖然理論知識更強,但是不一定能夠轉換為實踐的動手能力。當前的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總體可以看做人格素養、職業素養兩個方面。首先是人格素養,社會更加歡迎人格品質高,也就是更加敬業的人才,同時希望人才具備一定的心理素養,能夠抵抗一定程度的壓力,能夠調節自己的狀態,能夠跟周圍大部分人和睦相處共同合作。其次是職業素養,也可以看做是專業素養,希望人才在專業技術方面有較高的等級,能夠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還具備一定的創造力,專業因素才是企業在招收人才的時候更加看重的方面。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通常都是讓學生學習一定的公共課程,同時進行專業課程的教學,在剛開始多積累書本上的知識,到大學三四年級,也是整個大學的后半部分的時候,讓學生接觸更加深入的專業課程。這種方法看起來照顧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專業知識,但是卻忽視了在培養大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實踐能力的培育,導致大學生僅僅作為理論知識的填充物,沒有真正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而進入社會以后企業需要的更多是實踐能力強的人才,這就導致了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往往會出現一種偏差感,一切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很多東西都要從頭開始學習,這不僅會影響到畢業生的信心,也會妨礙到企業的發展。
現在,我國的部分高校對于工商管理實踐教學這個方面的關注力度不夠,沒有加強對于實踐教學中專職教師的重視,導致了一部分相關的實踐工作任務被看做是前期準備一樣的事情,甚至這方面的教師在整個教師隊伍中的地位也較低,其他課程教師有時并不把實踐專職教師當做是教師的一部分,他們的工作不能計算為工作量。從而使許多具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不愿意把他們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工商管理的實踐教學中。在大多數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中,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任務通常是理論教師兼任,大多數工商管理教師是在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后,直接進入了工商管理專業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中,他雖獲得了高學歷教育的優勢,特別是在理論知識這一個方面已經做到了非常優秀的地步,可是,他在實踐領域仍然是一片空白,所以在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對實驗室、實訓室甚至一些實訓室硬件和軟件也不了解。甚至對一些工商管理實踐課程的具體操作標準也比較陌生,當學生問他有關實踐教學中出現的疑惑的時候他都無法給予解答。而且因為教師團隊的素質問題,對學生進行的實踐教學效果也不好,雖然實踐教學課程在教學課程中被開設了,但是它的效果并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
考慮到當今企業對于畢業生的素質要求,應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現如今的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以求培養出的學生在進入社會的時候能夠滿足社會對他們的需求,能夠讓畢業生學有所用。為此,應當積極探索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法,加強在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將互聯網技術與大學授課結合起來,提高大學課堂上的信息化和科學性。同時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育,比如在課堂上建立一個模擬的企業管理環境,讓學生在模擬環境中體驗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在這種模擬中也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參與性,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在實踐中領會工商管理的精髓。
所謂“雙師型”,是指具有深厚理論知識和豐富工商管理經驗的教師。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要條件,也是工商管理專業建設和發展的人力資源保障。制定科學的雙師型教師培養方案,有計劃的吸納和聘請一批富有社會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豐富工商管理師資隊伍。推動工商管理教師到企業兼職和實習,跟蹤工商管理實踐的前沿,促進工商管理理論教學和實踐的良性互動。通過項目合作與掛職鍛練相結合,不斷提高和充實工商管理專職教師的學術水平和實踐經驗。
使用了模塊式的課程教學體系,這一體系內容豐富,比如一般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專業選修課程模塊和專業實訓課程模塊。通識課程模塊基本上都是力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里面都是一些每個專業的學生都要學習的公共課程,比如最常見的語數外,能夠起到思想教育的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等等。而專業的基礎課程模塊則有不同,它基本上都是該專業特有的一些課程,體現了該專業的特殊性,比如經濟性、高數、會計、管理學等等,這些是該專業的核心,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選修課程,這些課程也具有一定的專業特點,但專業性并不是很強,學生通常可以有選擇地學習。
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基礎理論教學和專業技能教學。前者基本上是以基礎理論為主,接觸的多是書本知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角色位置比較穩定,課堂的實際位置也基本上不會發生改變。而后者則是考驗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學方法的使用非常多樣化,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教師的個人色彩。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位置可能會發生改變,有時候會以學生為主導,甚至授課的地點位置都會發生改變,非常考驗教師的專業素養,也考驗學生的適應能力。
搭建了這樣一個一實驗室實驗、實習為基礎的教學體系,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他們進入社會后的競爭力,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這一體系基本上是使用ERP沙箱實驗和企業經營模擬實驗進行教學。專業實訓通過VBSE綜合實訓平臺,進行崗位專業實訓,在實訓過程中能夠有效地了解到整個企業的結構體系,了解每個部門的工作職能,這樣培養了畢業生的大局觀,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與周圍的同事合作,還能夠通過舉辦一些內部競賽的方式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一定要有非常堅實的理論作為基礎,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這樣才能滿足當前我國發展局勢的要求,才能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里面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以此為據點拓展自己的舞臺。這都對當前的工商管理教學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希望該專業的教學能夠考慮到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在師資力量、教學方法等方面做出改變,才能培養出具有就業競爭力的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