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劉淑華 鞏乾雯
(齊魯理工學院,山東 濟南 250200)
齊魯理工學院自2009年設置貿易經濟專業以來,一直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的辦學思路,強調內外貿相結合、重視現代貿易技術的應用,經過多年探索,形成了“應用型、職業式、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職業式、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強調以應用為導向,以學生為根本,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校企協同創新、無縫對接。
第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設計合理、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第二,企業參與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建教學資源,向學生提供既符合自身興趣與發展、又滿足行業要求的實用課程,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實現專業人才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第三,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因材施教,積極推進任務驅動式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應用型貿易經濟專業人才。
第一,人才培養模式從培養“應用型、職業式、個性化”人才角度進行改革與創新。一是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二是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要;三是尊重學生獨立自主意識,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第二,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革與創新,在尊重學生個性意識的前提下,培養具有良好道德修養和較高職業技能,掌握貿易經濟相關知識,能熟練運用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創新創業精神,具有國際視野和完備知識體系的應用型、職業式、個性化人才。
第三,加大課程體系改革力度,規范課程門類,建設特色課程,注重學科的交叉融合,適應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優化與整合教學內容,設置專業綜合實踐課程、創新創業課程、就業指導課程;依托校企合作,積極推進企業進課堂,開展“我與企業家面對面”活動,使學生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和職業能力要求,不斷提升其職業適應能力。
第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設一支由專業帶頭人和課程負責人引領,中、青年骨干教師組成的具有“雙師”素質、結構合理、專兼職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從相關行業、企業聘請專業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建立穩定的企業兼職教師隊伍,教學體現專業前沿知識、行業新動態。
第五,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企業參與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建教學資源,并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場所和崗位,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實現專業人才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與專業特色,加強專業素質教育,突出應用性。合理安排專業課程,使之互相銜接,相互促進、有效擴展。進一步對課程進行優化整合,將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實務等課程以“創新思維與素質培養”為主題進行優化,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整合課程群組,加強綜合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進行系列化整合,以培養學生專業動手能力。
根據社會對人才能力素質的要求,加大綜合實踐課程比例,開設獨立實驗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鞏固和延伸學生的專業知識。同時,強化對綜合實踐課程的過程管理和效果評估,切實提高實踐課程質量。
為每個年級配備專業指導教師,針對不同類別的學生,利用課后或晚自習進行專門輔導,實現學生個性化差異教育,使學生明確專業發展方向,根據自己的興趣,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學習進程,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實現個性發展,成長為具有高度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教學過程中積極推動任務驅動式教學改革,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知識;注意發掘學生的科研、創新潛力,吸引學生參與教師的教研科研課題;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和SRT項目,使學生在具備實踐能力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建立校外實踐基地,靈活運用企業資源,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加強對實踐教學基地的考察、遴選工作,建立穩定的產學研相結合的校外合作辦學單位。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校外實踐條件,同時選派企業優秀人員為本專業學生講授部分專業課程或做專題報告,擴寬學生視野。
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遵循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的認知規律,先通過入學之初的認識實習對本專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再配合理論課程以及專業方向進行專項技能訓練與綜合實訓,最后進入企業實習,并在實習中完成畢業論文。具體途徑有:
1.獨立設課實驗項目。獨立開設實驗課的課程主要有《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實務》、《商務談判》、《電子商務》等,通過教學軟件及仿真模擬,培養學生相應的專業能力。
2.公共實踐。公共實踐由學校統一安排,包括軍事理論與訓練、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體育健康與達標測試等,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為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3.綜合實踐。貿易經濟專業綜合實踐包括以下環節:認識實習、內貿業務綜合實訓、跨境電商綜合實訓、經貿論文寫作、ERP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一部分綜合實踐項目依托校內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完成,利用各種仿真模擬軟件進行綜合性實訓;畢業實習由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單位,在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有效增強學生實踐能力、職業能力。
4.創新創業實踐。創新創業實踐主要通過創新創業思維測試與訓練、頭腦風暴、專題討論、案例分析、專家講座、實戰模擬、政策導向等各種實踐途徑來鞏固關于創新創業的理論知識;同時積極創造條件,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支持學生創辦并參加創新創業協會、創新創業科技社團等活動。鼓勵和指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創新創業實踐中。
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新形勢對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齊魯理工學院貿易經濟專業將在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等方面積極探索,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更多“應用型、職業式、個性化”高素質貿易經濟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