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洪 肖婷文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化,為了從根本上落實教育局提出的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小學可以利用“校園足球”這一活動形式,整體提升學生體質與綜合素養,以“校園足球”的優勢為著手點,去推動小學生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優勢;校園足球;健康成長
“校園足球”活動的推進能夠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同時這也是學校加強素質教育、引領學校體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形式,所以學校要重視對于“校園足球”優勢的有效利用,以多樣化的足球活動來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下文將針對健康成長視角下小學“校園足球”的優勢及利用這一課題進行探究,從而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一、健康成長視角下“校園足球”的優勢
我國為了提升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素質,國家體育總局、國務院以及教育部聯合發起了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活動,其中《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都強調了開展“校園足球”的重要意義,這不僅僅是學校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體現,而且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校素質改革與創新的必要
選擇[1]。
其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也是出于對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培養的考慮,“校園足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優勢:首先這項活動能夠增強學生們的體能,根據目前《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行為調查》來看,目前絕大多數的青少年兒童在空閑時間里很少會選擇去進行體育運動,相對地會使用電子信息等設備進行上網與游戲,還有一部分小學生們喜歡看電視,所以這樣就導致我國的青少年兒童的體質普遍下降;而“校園足球”則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們去開展相應的體育運動,增強兒童的體質,避免小學生產生心理和溝通障礙,提升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從技能掌握的方面來看,也有利于小學生們從小就發展身體運動能力,從根本上提高足球運動技能。
另外在素質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其“校園足球”活動可以增進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在與人交流比賽的過程之中體驗運動的快樂,從而形成樂觀的交往太對,磨練堅強的意志品格,樹立正確的團隊意識以及價值觀念,這也有利于學校幫助小學生培養健全的人格,提升綜合素養。綜上所述,學校需要以健康成長的視角去開展“校園足球”等相應的活動,在明確“校園足球”優勢的基礎之上,加強對于“校園足球”活動的深化,增大宣傳力度,以多樣化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足球”的活動之中。
二、利用“校園足球”去促進學生們健康成長的具體措施
(一)優化“校園足球”的理論教學與理論研究
“校園足球”活動在開展過程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足球學習規律來進行開展,所以從理論研究的角度上進行分析,首先就要明確小學生生理特點對足球學習的影響:因為小學生處于一個身體發育的過程,所以在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時要培養小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與動作,避免給學生們的身體造成壓力與負荷,其次在聯系的過程之中也要注重練習內容的選擇,如增強關節的牢固性、選擇合理的呼吸方法等,這樣都能夠幫助學生們提升其足球鍛煉的水平[2]。
除了生理特點之外也要考慮小學生心理特點對于足球學習的影響,在小學階段之中,男生女生的差異并不是十分明顯時,在教育學的參考意見之中通常提倡尊重差異,“區別”對待男女學生,提倡男生女生可以共同組隊進行比賽,往往能夠形成更加民主開放的運動氛圍;因為學生們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所以在引導學生們進行“校園足球”活動的時候要注重練習難度的階梯性,既要讓學生們能夠接受,又要給予學生們一些挑戰,去提升學生們學習興趣,使得練習內容生動有趣;可以采取直觀教學法來直接引導學生們進行模仿練習,因為這種教學形式也能夠加強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活動開展理念,尊重學生們的個體差異性,“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核心目的是全員參與,并不是以競賽結果為最終目的的,所以在理論研究之中應該加強對于學生們心理變化的解讀,幫助小學生們去樹立相應的理念,避免出現不良行為,以一定的行為準則作為活動開展的參考依據,以此來配合實踐活動的有序進行。
(二)加強對于“校園足球”活動的組織與管理
在開展“校園足球”的過程之中,要注重對于“校園足球”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給予學生們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平臺,并且對于學生們利用課下時間進行鍛煉的行為給予支持與鼓勵。在組織規劃之中,可以將學生們以班級為單位劃分成組別,通過小組訓練的形式來提升班級的凝聚力,給予小學生訓練的動力,以塑造良性競爭氛圍為目標,激發學生們對于足球的興趣與愛好,從而培養學生們產生競爭意識,從而推動自身足球水平的提升。學校可以在日常就建立起常規的足球聯賽制度,以班級、年級、學校為單位進行足球比賽的活動,足球活動開展的形式也相對多樣化,不能僅僅局限于足球比賽這一種形式,同時還要以游戲、文化宣傳、班會活動等作為活動手段,來展示學校“校園足球”活動的特色成果,讓“校園足球”的文化精神與運動意識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學生們形成滲透作用,以此達到“校園足球”活動組織與管理的最終目的[3]。
另外要抓住學生們的課余時間,鼓勵引導學生們將足球運動作為學生們課間的主要運動,讓學生們積極參加課外校內的實際活動,以校園足球比賽為例,學校要細化比賽流程與比賽內容,以準備、競賽與總結為主要的三個階段,從而提升“校園足球”的系統性,準備階段一般是學生們訓練、制定比賽方案、準備器材、安排比賽情況等工作內容,而競賽階段則要注重班級整體的集體性與精神面貌,班主任在此之中也要作出積極促進的作用,以親臨現場的形式來給予本班學生們以相應的鼓勵;在最后的總結階段,除了要總結匯報校園足球開展成果之外,還要對于“校園足球”的足球精神進行升華,給予學生們更多發現自身才華、展現自身的舞臺,學生們在“校園足球”活動之中的精彩表現,教師以及家長都要及時進行表揚,注重對于學生們團隊意識以及拼搏精神的培養,從而為建設立體豐富、人文氣息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而奠定基礎。
(三)注重“校園足球”的制度優化
在制度方面學校也要針對“校園足球”這一角度進行優化,可以與當地中學建立完善的交流機制,以開辟綠色通道,自主招收優秀足球特長生的形式,來全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也是以基本制度為動力,加強足球活動的推廣與深化的良好形式,加強學生們對于足球運動的重視程度,以制度優化為保障,實現學生們的素質培養。對于具有“足球潛質”的學生們,學校都要采取鼓勵的態度,可以通過建設足球特色班級的形式,從而集中師資力量進行文化課教學以及足球課教學的雙向推進與發展,從而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在這一階段中也要求學校有完善的師資建設,注重師資以及硬件設施的投入,從而為學生們培養足球運動技能奠定硬件設施基礎[4]。
另外也可以通過評選“全國足球示范校”等形式,來提升校園足球的規范程度,鼓勵更多的學生去參與到“校園足球”活動之中,真正實現制度保障的優化目的,推動學校在學生素質培養與體質提升方面的進步。
三、結語
目前學校在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學校要以健康成長的視角去看待“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在明確“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優勢以及重要意義的基礎之上,利用完善的手段,通過優化“校園足球”的理論教學與理論研究、加強對于“校園足球”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注重“校園足球”的制度優化等多種方式,來提升學生們的運動水平,增強學生們的溝通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交往能力、運動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體育運動能力等,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體育精神,以足球運動的發展規律來培養青少年對于足球的興趣與愛好。
參考文獻:
[1]白振云.中小學校園足球若干問題的思考[J].魅力中國,2016(44):124.
[2]于守連.中小學校園足球的有效推進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8):191.
[3]王戎.基于學生健康成長建設校園足球文化的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7 (4):20.
[4]李靜,李超,岳常常."校園足球"背景下足球教學設計改革[J].體育時空,2017(1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