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平
近年來,國家連續出臺政策,明確我國高職教育要大力引進企業一線專家參與實訓實踐課程的教學工作,兼職教師講授的專業實訓實踐課課時量要達到一半以上,以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縮短學校教學與崗位技能的差距。各高職院校都在積極聘任企業專家參與教學,尤其是會計專業,因為會計準則與稅法的持續改革,使企業會計崗位技能發生了巨大變化,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更需要聘任合適的企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參與到會計教學中來。
高職院校近年也紛紛采取有力措施,保證一定數量兼職教師參與教學,但會計專業兼職教師的聘任與管理都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難題,如:兼職教師來源較單一、隊伍不穩定、教學能力不強、薪酬制度缺乏彈性等,這些都極大地制約著會計專業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發展,嚴重影響會計專業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并因而影響到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就業。
1.德國“雙元制”模式下兼職教師(企業專家)聘任與管理。德國是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學生比較成功的國家,在德國學生進入大學前,已經選擇了將來畢業后工作的企業,在大學期間,學生由學院和企業共同培養,雙方共同制定教學內容,學生一半時間在學校,一半時間在企業,企業技術專家就是學生在企業里的教師。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法》明確了教育經費的分攤比例,企業分攤3/4,這樣就保證了“雙元制”模式在德國可以長期持續下去。因而,兼職教師聘任與管理是由國家法律規范的,資金由國家承擔,從德國經驗看,國家立法和經費分攤是德國兼職教師聘任與管理成功的關鍵。
2.美國校辦工廠模式下兼職教師聘任與管理。美國職業教育的一大亮點是校辦工廠。美國也通過國家層面立法保障校企合作的持續發展,美國采取了一些鼓勵企業投資職業教育的優惠政策,包括稅收培訓的實施,企業培訓青年工人可以領取工資補貼,為企業提供就業崗位是稅收減免等。美國企業資助職業學校主要是用于實訓室,以提供更先進的設備,或向職業學校捐贈。由于校辦工廠與學校是一體的,兼職教師既是工廠專家,又是學校員工,聘任與管理是與專職教師差不多,從美國經驗看,實習場所與學校一體化是美國兼職教師聘任與管理成功的關鍵。
3.新加坡的教學工廠模式下兼職教師聘任與管理。新加坡教學工廠有獨特的教學理念。南洋理工學院學生必須第二年在學校教學要求的工廠、企業進行校外實習。工廠具有雙重作用,既可作為課堂,老師在這里進行理論與實踐教學,又可以被用來作為生產的公司來完成設計、加工、技術開發等任務。新加坡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它的大投資大發展戰略,確保職業學校有良好的設施。同時企業在融資和一些先進的訓練設備也得到大力支持。從新加坡經驗看,國家的重視與資金投入是兼職教師聘任與管理成功的關鍵。
從德國、美國、新加坡等看,他們多采用政府、企業、學院“三位一體”運營模式,而且都是從國家層面通過立法保障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場所,實習場所的專家同時就是學校的兼職教師,來源充足,隊伍穩定,專業技能過硬,完全可以保證學生學習最新專業技能的需求。
我國政府也積極推進學校與企業合作,也出臺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一些稅收優惠,但是,從實施效果看,我們政府的政策遠遠沒有調動起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的熱情。盡管如此,我們也可以從國外的成功經驗發現校企合作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雙贏的契合點,只要找到吸引企業專家來學校上課的某個原因,我們就可以實現學校與專家雙贏。
從目前來看,幾乎所有高職院校都缺教師,尤其是兼職教師。有經驗的企業專家不愿意來學校上課,有時間不合適的原因,也有難以勝任的擔憂,還有待遇低的因素等等。要做好兼職教師聘任與管理,就要找到學校與企業專家的雙贏契合點,讓企業專家覺得來學校講課是值得的。
1.從對母校有感恩之情的校友中培養兼職教師。不少校友畢業后事業有成、生活美滿,常常感念母校的培養,對母校懷有深深的感恩之情。因為有共同的感情紐帶,我們與校友比較好交流與溝通。校友不僅對母校和老師有深厚的感情,也比較了解和熟悉母校的教學風格與方式,能夠較快適應學校教學工作。系或教研室主任可以利用校友會、走訪企業等機會,多和工作在會計一線的校友加強聯系,通過多種方式尋找適合做兼職教師的校友,并一步步培養成合格的兼職教師。但是校友會對課時費、上課時間等有要求。
2.從需要會計人員的中介公司老板中培養兼職教師。會計專業兼職教師大多數要在原單位上班,白天不能來學校上課,而會計中介公司的老板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公司是自己的,時間也是自己的,所以,他們應該成為高職會計專業兼職教師一個很重要的來源。實踐證明,會計中介公司老板接觸客戶類型多,無論什么行業、什么稅種、什么政府部門等等,他們都非常熟悉,也真正了解社會的方方面面,由他們給高職學生講課,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最新的會計稅收技能,也能了解到社會的真實狀態。同時,會計中介公司老板也很愿意與學校合作,因為他們的員工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一般干1-2年就走了,他們需要經常招聘會計人員,而且特別希望找到能力強還能長期干的畢業生。如果他們來學校上課,就可以直接接觸學生,通過一個學期與學生熟悉、了解,進而找到適合的畢業生,是他們愿意兼職上課的主要目的,反而對課時費、上課時間都不會有要求。
3.從希望老有所為的退休會計專家中培養兼職教師。一些退休的老會計,雖然退休了,但是身體很好,希望退休后還能做點事情。聘任他們來校講課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因為他們有時間,有經驗,有耐心。但是,他們也有劣勢,那就是對計算機和網絡不熟悉,不能適應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如課件、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等。對近幾年會計與稅法政策變化,也不太熟悉。
4.創建會計專業“校中企”培養兼職教師。會計老師可以在校內創建會計公司,對外開展代理記賬報稅等業務,因為學校與公司是一家人,因此這種校企合作是非常理想的,“校中企”既是師生校內實訓實習的基地,同時,“校中企”的會計人員也是會計專業的兼職教師。問題是,這種公司往往會計人員不多,難以滿足需要。
1.采取聘任與管理分離制度,對兼職教師從嚴管理。雖然會計專業兼職教師聘任不易,但是為了保證教學質量,一定要加強管理。為了避免面子與人情,應該采取聘任與管理分離的制度,就是聘任兼職教師的人就不能再管理她們了。這樣就可以相對嚴格公正的管理兼職教師。
2.實行“專兼職教師一對一指導”辦法,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教學。為了讓兼職教師盡快適應學校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能力,實行“專兼職教師一對一指導”辦法。給每個兼職教師安排一個有經驗的專職教師做指導教師,幫助兼職教師熟悉上課、教學資料提交、期末考試、與學生溝通等各種教學要求,并適當做心理疏導,避免因為情況不熟悉、適應慢,而讓兼職教師產生畏難情緒、打退堂鼓。在指導兼職教師的同時,專職教師也可以向他們學習會計工作一線的技能與經驗。
3.推行“課程組制”,最大限度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在會計專業內部實行“課程組制”,每個學期教授同一門課的專兼職教師編在一個課程組,由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的老師擔任組長,統一備課、統一授課進度及重點難點確定、統一課件、統一考核辦法等等,并最大限度實現課件、進度表、習題等教學資源共享,以減輕兼職教師授課負擔與壓力。
4.實施“低職高聘”辦法,激勵兼職教師用心授課。制定兼職教師“低職高聘”辦法,對達到高聘標準的兼職教師頒發聘書,聘任到高一級的崗位,享受聘任崗位的所有待遇。以此激勵年輕兼職教師用心授課,在兼職教師中間營造良性競爭氛圍。
5.實施“專兼職教師崗位互換”,可以同時提高專兼職教師整體素質。高職院校可以利用深厚的校友資源,與企業達成專兼職教師崗位互換的協議。一般以半年或一年為期限,企業里的會計人員來學校擔任授課教師,學校的專職教師去這個企業做會計工作,兩個人崗位互相替換。工資由原來單位發放,考核由現在工作單位負責。這種崗位互換模式,真正解決了兼職教師不穩定,專職教師去企業學不到真東西的難題。會計專業“校中企”就可以非常容易的實現這種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