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
新形勢背景下,環保企業的生產與發展都需要科學的管理,目標成本管理作為一種實用性較強的管理模式,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現如今,財務管理在企業應用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企業應該科學的核算目標成本,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培訓工作,構建一個完善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出財務管理的優勢點。
現階段,部分環保企業的成本核算方式不夠科學,一般采用的制造成本的方式。而這種方式,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缺乏一定的實用性,這就導致產品的成本無法真實的反映企業資源消耗的實際情況。而在現代化商業背景下,缺乏科學的成本核算方式,就會降低成本核算工作的可靠性,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決策,限制企業的發展[1]。
財務管理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比較高,必須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實到具體點。但是就現階段而言,部分財會人員缺乏管理意識,在沒有經過專業化培訓的情況下,綜合素養也比較低。環保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也沒有制定出合適的財務管理措施,導致管理工作難以實行。再加上員工的協調性較差,無法提升管理的實效性,管理計劃也不能及時落實到各個部門,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財務管理在環保企業的發展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環節,需要將管理滲透到工作每個方面。但是從部分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管理的方式太過于落后,在成本預算方面沒有過多的研究,生產過程中的管理仍舊較為單一。在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下,企業的發展也很難適應市場的經濟環境,進而增強了企業的財務風險[2]。
在現代化商業背景下,制造成本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企業的發展形式與發展需求,所以,環保企業要針對不同的工作性質,制定出相符合的工作標準,然后按照規定制度,來開展之后的工作,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完成。環保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通過會計核算的理念,來引導企業樹立一個環保的意識。
例如,在引入一個新項目的時候,其中包含了環境資產和環境費用等,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對其中的會計要素進行衡量的時候,如果僅僅是從財務的角度出發,還遠遠不夠,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影子價格的方式,來反映出社會效益同成本之間的潛在性聯系。同時,企業在經濟核算的過程中,要充分強調環境資源的有限性,必須要賦予它們同等的價值,讓企業的價值向著社會責任的角度出發。環境成分核算體系在環保企業中的應用,能夠為環境成本提供一些基礎性的數據資料,同財務核算方式相比,前者更加的負責,所涉及的范圍也更廣。因此,環保企業在應用這種核算方式的時候,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進行針對性優化,以此來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3]。
環保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企業的管理者就需要轉變傳統的管理思想,讓財會人員都參與到財務管理的這個過程中,增強他們的綜合素養和效益觀念,細化各個層次的管理。除此之外,還要明確各級管理中的核算原則和成本管理計劃,以責任制度來約束員工的個人行為,感受到財務管理工作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對待工作要具有非常強烈的責任感。環保企業可以通過培訓或者是講座的方式,加強財會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以此來增強他們的風險控制意識。然后將一些理論性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不斷優化和創新管理機制,這樣才能順應市場的發展,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
例如,某環保企業開展的“財稅培訓會”,讓企業中的財會人員都必須要參與進來,在培訓會上,主講人從實際的案例出發,細致的闡述了企業所得稅和清繳的相關政策,對于稅務處理及風險點進行了全面且系統的分析。通過這次培訓的方式,加強了財務人員對于稅收政策的理解,在賬務和財務等方面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在培訓之后,財會人員也應該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充分利用計算機平臺,掌握成本控制的信息軟件,以科學預測方式來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管理系統。
要想確保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正常發展,相關負責人必須創新管理方式,完善各項制度,這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首先是要做好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構建全面的預算管理體系,加強內部的控制,保障經營和發展中各項工作的順利實現。其次是加強對各類資產的管理,最好是建立一個動態化的財務管理機制,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資產閑置和浪費等問題。最后是要做好財稅的籌劃工作,從原本上做好財務管理,開展成本創新機制[4]。
環保企業在健全財務內部管理機制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和審計署等各個部門的合作,嚴格按照相應的制度,完善企業內部的監管內容,各項業務中的主要風險都要控制在一個合理化的范圍內。企業還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方式,達到降低項目成本的目的。從整體的目標出發,針對不同的分工,進行責任劃分,將職工的各項行為都嚴格的控制在法律法規的范圍內,進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發展。
財務管理在企業中始終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企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應該采取合理的措施,構建一個合理化的管理機制。基于當前環保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各類問題,財會人員應該創新工作思路,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