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啟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聊城工務段,山東 濟南 2520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也越來越大,許多政策的出臺給鐵路施工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競爭。在新的市場形式下,完善鐵路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對鐵路施工企業具有重要作用。
所謂鐵路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是指項目工程從設計開始到最終檢驗完成所產生的一切費用總和。一般來說。鐵路工程施工項目耗資大、時間久,因此,加強項目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項目經濟效益以及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企業在鐵路工程施工項目中標后,會進行成本核算,但這個核算結果以及預算方案在具體過程中,往往得不到體現。一般來說,一個工程項目成本分為人工成本、材料成本、間接費以及質量成本等等。由于企業管理者對成本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企業員工的成本意識不高,導致了額外成本開支大大增加。如人員安排使用的不合理導致人工費比預算高出5%~10%、采購人員的材料超支或質次價高、間接費控制不嚴,其中間接費主要包括差旅費、辦公費、獎金、招待費等等。其次,項目的成本管理是整個企業各個部門共同管理的,但實際現狀是各部門“分工明確”,如技術部門只負責技術,采購部只負責采購,管理現場只負責施工生產及工程進度,這種信息資源不流通,交流不暢的情況導致資源的無法整合,在無形中加大了項目成本。
目前,大部分鐵路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不健全,一方面是成本管理專業人員的缺乏和對成本管理的不重視,如把管理職能直接交由財務部門管理,項目部沒有聘用專業的成本管理人才隨時根據項目進程。另一方面是獎懲制度形同虛設,一個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一定需要內部考核來激發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成本費用的降低,但考核過程往往缺乏詳細的評比規則,考核結果不夠公開透明,這導致職工對考核結果并不滿意,反而沒有達到獎懲制度的目的。
成本管理體系的不健全使成本工作難以落實和執行,從而發揮不出應有的效果。
受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的影響,鐵路施工企業目前仍然存在管理粗放的問題,這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中也十分嚴重。鐵路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最關鍵的是對項目整個過程的控制管理,一旦出現差錯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首先是施工過程的直接成本管理,如勞務分包、設備使用租賃、原材料采購控制等,這些管理項目就目前來說,往往高于預算成本,而這部分的成本預算是企業拿下施工項目的核心競爭力,當盈利項目變為虧損項目時,直接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市場競爭力。其次是對施工項目現場管理經費控制的缺乏,如對超支情況的管理登記,原因總結不盡人意。
首先是鐵路施工企業管理者對成本管理的重視,定期對企業職工開展成本意識培訓。其次,加強落實“責、權、利”原則,企業領導不定時對項目經理進行突擊檢查,檢查實際支出與成本控制的差距,同理,項目經理對各施工部門也時常檢查考評,把工資獎金福利與成本業績掛鉤,以保證成本控制目標,當然,也不能一味強調成本控制而忽視質量監督。質量的保證有利于防止返工情況的發生,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品牌影響。最后是促進各部門信息的流通和資源的整合,合理安排施工職員,減少窩工浪費,通過最優方案來確立各類費用的最少支出。
首先確立責任成本控制的目標,通過將目標分配到各個部門的項目業務中,部門自身再根據所分配到的目標合理規劃責任成本,制定成本支出計劃,并且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另一方面,要及時對項目成本進行研究和分析,對照相關計劃和成本預算,分析實際成本支出情況,清晰的了解項目實際的進展以及資金狀況,找出虧損的原因所在。除此之外,還要制定嚴格的成本管理績效考核制度,從經濟成效以及工作標準這兩個方面對員工的工作績效進行仔細的考核,構建考核標準和細則,時刻關注項目責任成本的的相關數據資料,在第一時間把控項目成本支出動態,根據制度向員工兌現考核獎懲。
開展項目是要注重施工中各環節之間的聯系,重視效率的提高,在物質、人員、后勤等方面的工作展開要按照規定執行,保障其過程的標準化和規范化;要不斷增強施工的技術水平,降低返工的概率,材料上要厲行節儉,控制成本;同時還要重視勞務等方面的人力成本,當出現超支的情況要及時對此進行分析和解決,可通過量價分別控制法降低成本支出。此外,使用一臺性能較好的施工機械,充分有效的發揮機械的使用價值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產力,減少機械零件和油量的消耗,定期對機械進行維護和保養,增加機械的使用壽命。提高整體的安全把控意識,通過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次數,保證項目實施過程中現場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增強現場安全把控,避免安全方面出現問題,以此降低成本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