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應乾
(自貢市雙溪水庫管理處,四川 自貢 643100)
我國的水庫大部分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修建的,水庫管理單位由于其事業性質,固定資產形成來源的資金大部分是通過財政撥款來實現的。受計劃體制下固定資產核算模式的影響,水庫管理單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未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而只計算其原值,筆者所在單位的固定資產就是在2006年才開始計提折舊的。水庫固定資產中價值較大的為水庫大壩、溢洪道等水利工程設施,其他如機電設備、辦公設備等雖然價值相對較低但種類和數量繁多,由于管理和使用部門職責不明確、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等多種原因導致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目前,大多數水庫管理單位都制定有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對資產的購置、核算、使用、維護保管、處置等做了相應的規定,但是制定者受知識面的影響可能導致相關的制度并不全面,比如外購固定資產的購置環節可能缺乏相應的控制制度等。在固定資產的使用管理過程中,幾乎沒有設置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而由財務部門監管,且沒有明確資產管理者、使用者的職責并建立相應的監督、考核和獎懲機制,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混亂、使用不當損毀嚴重從而不能很好的發揮資產效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仍然存在。
按照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水庫管理單位應當定期不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年終進行一次全面的盤點清查,查明固定資產的實有數與賬面結存數是否相符,固定資產的保管、使用等情況是否正常,但實際上有的單位并未嚴格執行,或者由于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較低導致盤點方法不正確,或者由于盤點流于形式對清查過程中發現的已損毀的資產沒有按規定進行報批處理,或者由于報批手續繁瑣耗時較長而存在資產折舊計提完畢并無法使用但長期未處置的情況。
水庫管理單位由于其事業性質,人員流動性較弱,財務部門人員、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資產的具體使用者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并沒有經過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財務管理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正確方法不了解、缺乏積極的管理意識和控制意識;使用者缺乏當家管家的思想,認為固定資產都是財政撥款修建或者財政撥款購入的,不用白不用,在使用過程中缺乏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只把自己當作消費主體,從而造成固定資產使用不合理、管理不全面的現象存在,更有甚者可能出現私人行為的資產轉移和變賣等情況,給國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水庫管理單位,水利工程設施設備種類繁多,辦公設備更新比較頻繁,所以有必要設置專門的管理部門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若條件不成熟不能設置專門的部門也應指定專人進行管理。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制定完善的內部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建立固定資產的購置、入庫和領用管理制度,對價值較高的資產購入需經過可行性論證,避免出現盲目采購的情況,資產購入之后在入庫和領用環節均應嚴格按照相關程序辦理手續。建立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財務人員、使用人員責任制度,明確其責任和權限,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和人員,對責任人有變動時進行資產的清理和移交,防止因責任人的變動造成資產流失。
進一步加強對固定資產的保護控制,建立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盤點制度,對固定資產每年應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查盤點,財務人員協同資產管理人員,到場逐一清查盤點,根據固定資產臺賬核對每一項資產是否與實物一致,存放地點和使用人與卡片記載是否相符,資產是否使用得當、是否安全完整,并將盤點結果進行匯總,對于使用不當、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造成資產毀損的,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和措施加以改進。對于盤點過程中發現賬實不符的情況,查明原因加以糾正,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嚴把資產增加、使用、減少關:資產購入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工作的需要,按程序報批,對于價值較高的設備要咨詢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在資產的使用過程中,嚴格領用手續并建立臺賬,明確使用部門和具體責任人,杜絕“有人用,無人管”、“重購置,輕管理”現象的發生;在資產處置時嚴格按照《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處置,按程序報上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批后,才能對資產進行處置,防止資產流失。
選取合適的固定資產管理軟件,通過軟件建立起統一的資產管理平臺。我市各水庫管理單位在2014年即按照財政部門的要求采用了《四川省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處置及盤點均可以在數據庫中得到體現。通過這個網絡平臺,各單位固定資產的購置、折舊、報廢、處置、清查等情況都可以實現與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數據的逐層上報,而且與水庫管理單位的年終財務決算相銜接,達到統一管理。將資產價值管理和實物管理結合起來,通過該平臺對水庫的固定資產實施動態管理,可以實時掌握本單位的資產價值、數量及分布等情況,充分發揮資產管理的職能作用。
針對水庫固定資產管理中出現的財務人員核算不規范、管理人員管理方式方法不正確、使用人員缺乏操作知識等問題,需要采取崗前培訓、定期學習、外出參觀等方式彌補自身的不足,通過采取“一對一”學徒制方式,促使各類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工作。其次,提升計算機操作水平,派遣專人開展現場教學,制定相應的水庫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操作手冊,比如:互聯網操作技能指示、多媒體操作技能指示等。
水庫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量大而繁瑣,因此,對資產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專業技能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強化資產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并充分發揮其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才能夠確保水庫資產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發揮資產的最大效益。在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實行定崗定責,將資產的合理利用、資產的安全完整、資產的保值增值與部門和職工個人利益相結合,引入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實行全面的績效管理。通過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明確績效考核的指標和內容,將績效考核的結果與獎懲掛鉤,激發干部職工參與固定資產管理的積極性,確保固定資產效益的充分發揮。
綜上所述,水庫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是一個長期重要的工作,種類繁多、價值龐大的資產僅僅依靠財務部門來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多部門的密切配合,全員參與執行資產的各項管理制度,加大對硬件、軟件的投入并注重后期的保養維護,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強化責任意識,實行全面的績效管理,才能科學的使用好、管理好水庫的固定資產,實現資產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