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寧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善支行,浙江 嘉興 314000)
眾所周知,建設銀行的房開貸款基礎使建行個人貸款業務的發展具有傳統優勢,再加之多年的拼搏和努力,嘉善建行的個人貸款業務在當地四大行獨占鰲頭,“要買房找建行”的理念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宣傳與認可。尤其是經歷了2015年下半年開始的購房熱潮,嘉善建行的個人貸款業務也創造了新的歷史最好成績。至2017年10月,嘉善行個人貸款余額42.17億元,新增6.36億元,余額和新增均列四行第一。同時,與公積金管理中心保持的長期合作也使嘉善建行繼續保持了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優勢地位。至2016年底,嘉善行公積金貸款累計投放26418萬元,當地四行占比55%,公積金貸款當年新增14458萬元,貸款余額84612萬元,當地四行占比56%,多年穩居當地公積金貸款市場第一位。
在建行人頑強拼搏,不斷取得喜人成績的同時,嘉善建行的個人信貸檔案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薄到厚,以獨特的形式記錄了嘉善建行個貸業務的發展。
據統計,嘉善建行的個人信貸檔案從1998年開始存檔至今已有20余年。翻閱早期的個人信貸檔案,客戶購買住房貸款時與建行簽訂的叫《個人住房貸款借款(擔保)合同》,合同主頁用的是大大方方的黑體,整個合同文本的段落間距相比今天大了很多,字與字的間隔也不擁擠,看起來清晰自然,首頁雖多為手工填寫內容,但整體給人的感覺端正肅穆,從文字內容到段落格式都極為精煉,印刷質量了得,經過二十年的檔案保管,至今那些發黃紙張上的字體清晰明了。上世紀末,正值嘉善建行個人貸款業務發展初期,由于貸款數量不多,合同編號僅為貸款辦理年份加三位數序號組成,相比今天的個貸借款合同,人工手寫的內容比較多,比如借款人信息、抵押物房屋信息、貸款信息。另外,除了簽訂的借款合同材料,其他紙質材料要求的也比較少,一份個人貸款檔案差不多四十多頁足矣。雖然這時期的個人貸款資料相對比較簡單,但作為建行個人貸款資料的原型,基本包括了現如今個貸資料的全部信息,這些基礎信息至今都是個人貸款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嘉善建行個人貸款業務發展了二十年后的今天,個人貸款檔案的管理無論從內容還是流程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從個人貸款檔案的內容上來說,現在的貸款資料不僅局限于客戶的個人信息,抵押物房產信息,貸款借款合同,放款憑證等,還增加了包括個人征信、收入輔助材料、房屋評估信息等,同時增加了多張承諾書做為貸款材料的補充內容。整體內容上更加豐富,前后邏輯上更為嚴謹。
再從合同內容的表現形式來講,除了放款日期是后期手寫填入的,整個借款合同都為機器打印,合同變得更加清晰明了,內容上也更加規范,同時也減少了人工出錯的可能性,這些改變是建立在多年來越來越細化的貸款操作流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經過多少建行人的不斷努力,個貸業務的總量和檔案資料的質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個貸檔案的發展變化并不止步在此,近幾年貸款材料中加入了影像資料的內容,如見面簽字的照片信息,既要求有照片格式的電子存檔,又要求在貸款的紙質申報材料中予以體現。分析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建行的個人貸款資料如今并不是簡單內容上的變化,而是滿足了個貸系統升級、貸款流程細化、風險控制要求的必然結果。
在建行各項業務不斷穩步發展的同時,個人信貸檔案也在與時俱進,悄悄的發生著改變。
就拿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借款合同來說,由原先的12頁增長到現在的30多頁,其中相當一部分內容是格式條款的不斷細化,用詞更加嚴謹,內容更加全面,另外,特別簽訂條款部分由原先早期借款合同的人工填寫到現在的機器打印,由原來存在多處人工留白到現在的流程規范制作,解決了資料中多處空白留存問題,使得整個合同渾然一體,更加顯示出合同的嚴謹性和合規性。這些改變符合建行業務合規平穩發展的需要,見證了建行個貸系統的不斷升級,是業務發展實踐中驗證的必然結果。
個人貸款檔案管理從早期的紙質歸檔到2012年開始的紙質加影像歸檔,滿足了一線客戶經理維護客戶的需要,客戶經理或者貸后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影像系統查看打印客戶以往的貸款資料中的內容,無需另走授權申請,而從影像中打印的資料加蓋個人名章也能為下一筆貸款材料使用。這樣即減少了調閱貸款資料的流程和審批程序,加快了貸款上報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間接減少了客戶需重復提供同一資料的麻煩,提高了客戶體驗。此外,由于有了影像資料,側面也增強了貸款資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信息采集技術的發展使個貸影像技術的推廣成為可能。今年初省行發文要求加快個人貸款業務流程再造系統應用,通過增加平板電腦、高拍儀等先進設備,實行全流程影像化資料流轉。隨著技術的革新與推廣,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個人信貸資料將逐步由影像代替紙質。在不久的將來,檔案資料做為信息流的組成部分,在描述客戶購買行為、信用軌跡等方面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總結:當前,我國經濟金融正在從要素驅動、規模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很多專家預言,方興未艾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經濟金融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時代,誰走在前面才能享受更多的技術福利,保持領先地位。建行面臨著同樣的挑戰,而做為大行承載著更多的社會責任。總行早已意識到技術變革帶來的機遇,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環境,建行將科技應用不斷滲透到日常工作中,從上海建行的“無人銀行”到我們嘉興建行的科技支行,建行不斷跟隨時代發展改變著以往的經營模式。通過廣泛應用數字化及信息發掘技術,我相信建行的檔案管理也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它從臺后走向臺前,做為信息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數據庫分析提供基礎數據支持,從而更好的提升服務,提高客戶體驗,為建行在技術變革的新時代打一場漂亮仗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