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林平 許靈嬌 龔 壘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5)
隨著新形勢下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的高職院校也發展迅猛。伴隨高速發展而來的就是學院工程項目的不斷建設,這也意味著學院對工程審計工作會越來越重視。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發布的《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更是對高等學校內部建設工程項目審計的原則、方法和內容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于各高校審計條件的不同,建設項目和涉及資金也不同,開展內部建設工程項目審計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工程審計可由學院內部審計機構獨立實施,也可以由內部審計機構委托有資質的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實施。
隨著對工程審計工作的重視不斷加深,各大院校也在不斷改進這方面的工作,基本能做到內部審計部門與工程管理部門分別獨立設置,且不為同一校領導管理,不受其他機構和個人干涉。而從組織機構上看,高校很少會有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而是將紀檢監察職能與審計職能整合,形成一個部門開展工作。從職能上看,紀檢的職能是監督、執紀、問責;監察的職能是監督、調查、處置;審計的職能是監督、鑒定、評價。所以三者的工作有相通,也有不同,彼此的工作相互支持、相互補充,形成監督合力,共同推進工程審計的監督和管理。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新黨章也把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作為黨的紀律的重要內容。管黨治黨重在全面從嚴,監督執紀貴在抓早抓小。強化黨內監督,必須結合實際科學運用“四種形態”。本文嘗試結合運用“四種形態”的“第一種形態”來促進高職院校內部建設工程項目審計的監督和管理,進一步提高對基本建設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和使用效率的監督,減少建設工程領域職務犯罪的發生。
在工程審計的日常監管工作中,監管人員工作依據的文件沒能及時更新,制度內容老舊,沒有與時俱進,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使得監管工作沒能深入開展,不能真正達到監管目的。
在工程項目送審的過程中,發現經常出現送審資料不齊全、不合規等問題。例如招標文件的編制不夠嚴謹,材料規格型號編制不明;同一項目存在兩張相同的簽證單;工程量清單填寫不規范,清單內簽訂金額,卻未見相關會議記錄;竣工驗收表填寫不規范等等諸多問題。導致審計過程中經常因為這些問題而產生糾紛,需要暫停審計,由內審部門組織項目建設管理部門、施工單位及造價咨詢公司四方一起進行協商。
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審計問題整改不徹底的問題,尤其是涉及到歷史性遺留問題、重復出現的問題,整改部門往往互相推諉,消極應對。而工程審計管理人員往往在造價咨詢部門審計工作完成后,就當工作已經結束,只簡單將問題移交相關部門,沒有對后續的整改進行跟蹤,導致已經存在的問題在下一個工程管理中重復出現,同樣的問題屢屢重現,使得工程審計沒有實質性的成效,流于形式。
學院紀檢監察部門和審計部門為合署辦公,紀檢監察監督和審計監督形成監督合力。工程建設項目的負責人及參與施工管理的人員手中都有很大的權力,權力越大,受到的約束就越大,所以對監督有著天然的反感。“第一種形態”是紀檢監督理念上的創新,我們要把“第一種形態”這個理念與工程審計的監督和管理結合起來,改變原有的監督就是找茬、就是挑毛病的慣性思維,重視談心、約談、函詢等基礎性工作,使這些工作形成監督的“新常態”,減少談話對象抵觸情緒。加強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監督觀,強化自律意識。
將學院目前使用的相關制度文件內容進行更新,修訂《學院工程項目審計暫行辦法》,制定《學院工程審計管理的實施細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工程審計的管理程序、職責,提高管理水平。同時,將“第一種形態”的談心提醒、函詢、約談等監督提醒模式運用到工程建設實踐中去,在相關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中明確談心的方式、談話主題、具體實施范圍和流程等等。明確整個監督過程的規范操作,做到談有依據、行有遵循,整個監督過程的痕跡全部保留,所有談話提醒等過程都記錄在案,提醒對象看過無誤后簽字確認,確保整個過程真實有效,強化監督管理。
督促工程建設部門準備好工程審計所需的必備材料,加強審核材料內容,減少審計期間因材料問題導致的審計時間變長。運用“第一種形態”發揮監督協調的作用,加強與項目建設部門、施工單位和工程造價公司的談話與溝通,盡早解決審計中各方不同的意見,加強審計的效率。
建立完整的工程審計問題整改跟蹤體系,制定問題整改跟蹤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明確整改過程中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和辦事程序,督促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制定整改計劃和后續的整改工作實施等等。運用“第一種形態”對整改中涉及到的人員進行約談,“紅紅臉、出出汗”,使被約談人員端正整改態度,不能敷衍了事。工程審計管理部門可依據建設部門提交的整改計劃進行監督。這樣才能將工程審計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強化監督和管理職能,減少問題的重復發生。
高職院校重視工程審計的監督管理,就是為了減少工程建設領域內的腐敗問題,將“四種形態”的“第一種形態”與工程審計監督管理相結合,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讓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做到事前防控,將很多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遏制在萌芽狀態,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早查處。在不斷完善規范工程審計監督管理體系的同時,對出現的違紀跡象或輕微違紀行為扭住不放,通過第一種形態的落細落實,防止“小毛病”向“大問題”轉化,減少高職院校建設工程領域職務犯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