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梅 瞿孫平
(1.江蘇省海安雙樓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南通 226661;2.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江蘇 無錫 214000)
大數據的概念是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統計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來了機遇和挑戰。大數據時代的統計學已經完全突破了傳統統計學的形式,數據的數量、結構和類型已經完全區別于傳統統計學,數據的分析方法也有了較大轉變[1]。大數據時代的統計不僅僅是數據數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技術手段的變化。需要特殊的技術,在短時間內,處理形式多樣的海量數據。
應用型本科經管類專業對學生的要求區別于傳統的本科和專科,需要學生掌握比專科生要求更高的專業知識和傳統本科生忽視的實踐能力。在統計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用型本科經管類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統計背后的原理,更需要培養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應用型本科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的教學與科研高等統計教育面臨的重要研究內容[2]。應用型本科經管類專業統計課程要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以實訓為手段,重點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大數據時代輸送合格人才。
大數據時代下,應用型本科經管類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掌握統計分析方法、靈活運用統計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他們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數據管理、數據分的基本技能,能夠為大型課題提供數據管理、統計分析及統計學咨詢,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識,具備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理論及人文、自然科學知識。
傳統的統計課堂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沒有實踐經驗,理解起來難度大。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師也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3]。在教學內容中可以采用任務驅動式,將知識智慧化,形成各種案例。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移動通信的發展,數字化教學資源滿足了學生課外學習的需求,豐富了學習的形式,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更輕松、更形象,使學生的學習更便捷、更高效。應用型本科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中有很多涉及到軟件操作的內容和專業術語辨析的內容。
目前對于應用統計學的評價方式局限于筆試的方式,筆試的方式只能對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考核。而大數據時代需要的是綜合性應用統計學的人才,所以考試的內容除了試卷考試部分應該還有實踐環節(如問卷設計、市場調查、抽樣調查、Excel和SPSS軟件上機操作等)的測試,對于統計實際工作中的人文問題也可以采用面試考核的形式,還可以根據學生參加校外實踐活動的質量進行考核[4]。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統計學課程的教學必須適應環境的變化,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目前國內的課堂教學模式所培養的學生與大數據時代所需要的人才還存在的一定差距,統計學的課堂教學應該積極思考、探索、改革,在將來為大數據的發展輸送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