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三英
【摘 要】 情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 實施情感教學是培養學生積極情感、消除 消極情感、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主渠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其學習自主性不強,學習活動帶有很大的情緒化傾向,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以積極的情感去教育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從中得出積極的肯定的反應,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小學是學生正處于兒童期向青少年期過渡的時期,是學生認知、情感以及個性急劇發展的時期,也是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時期。
一、創建愉快的課堂氣氛
少年兒童心理特點為情緒多變,引導得好可以調動其積極性,促進他們學習的快速進步。外語學習活動經常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則是情緒緊張狀態,情緒緊張的尷尬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老師要創造一種愉快的課堂氣氛,盡可能使學生形成有利于學習活動的情感狀態,隨時注意降低或消滅學生緊張的情緒。
1. 以演育情。情感總是與情景相伴隨的,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表演是每一位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功之一。在愉悅的情景中表演,學生產生了真實情感,激發了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2. 以歌激情。音樂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把學生帶入各種情感境界,使學生的審美觀、人生價值觀不斷升華、強化。歡快動人的歌曲,學生又跳又唱,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奮發向上的積極情感。
3. 以獎激情。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學習中取得成功學習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產生克服困難的動力,激發學習愿望”。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平常帶頭多用“OK”“Good”“Great”這些常用詞,塑造一個口語交流的氛圍。其次,開展課堂比賽也可提高學生的內驅力,學生一旦通過努力取得好成績得到獎勵,就會產生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英語的愿望。
4. 以畫助情。圖畫是生活情景與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機融合體,有聲有色的教學激發情感,會增強學生的形象記憶。
二、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體驗成功
我們應該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大膽、愉快地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在各種操練和交流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激發積極學習的情感。
1. 實物巧設情景。教師利用那些易于準備和攜帶的實物設置情景,如在教食物或水果單詞時,可讓學生帶上自己喜歡的水果或食物,有了具體的東西,整節課也就有血有肉了。
2. 角色扮演。教學實踐證明,小學生對角色扮演非常感興趣,他們在活動中不僅能積極參加語言實踐,還能注意協調相互的關系并主動幫助較差的同學,通過合作學習增進了友誼,增強了團結協作能力。
3. 小組競賽。競賽為學生提供了獲得成功的重要機會。針對小學生集體榮譽感強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利用小組競賽的形式,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意識,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玩、摸、演、唱、畫等形式,不僅能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還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學生一旦形成了成就感,就會產生更強的進取精神。
【參考文獻】
[1] 余桂英. 小學英語情感教學實踐研究[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0).
[2] 葉奕乾,祝蓓里. 心理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