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翠
【摘 要】 本文對小學數學與信息化教學整合的內涵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借助信息技術優勢開啟小學數學之門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 信息技術;小學數學;優勢;策略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作為小學數學老師,需要著眼于時代不斷變化的特征,積極將現代化教學手段融入教學中,為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奠定基礎。小學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較強的課程,創新是數學課程教學需要研究的永恒話題,本文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的完美融合這一創新教學措施進行全面分析。
一、小學數學與信息化教學整合的內涵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其實質是將新教育理論作為教學的方向,將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的工具,給學生設置色彩紛呈的情境,讓學生學習更積極主動,讓學生的認知結構更主動完善。同時,在數學新知教學的各環節中,對各個教學所需的資源、要素,信息技術合理組構、交互整合,將會實現整體上的優化聚集效應,創新整個數學教學模式,使教學中心得到轉換,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及中心性,能真正意義上為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借助信息技術優勢開啟小學數學之門的具體策略
1. 創設教學情境,合理激趣。眾所周知,小學數學課程與語文、英語、音樂等課程完全不同,此課程中有大量概念、公式及計算內容,初學習時學生可能會感覺有趣,時間長了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得到維持,這就需要老師合理借助信息技術的創設教學情境優勢,為學生營造他們喜歡的學習氛圍。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年齡小,愛玩、愛動、愛做是他們自身最明顯的特征,所以在教學設計環節中,可以將新穎有趣、靈活多變作為出發點,給學生設計多媒體動手課或游戲課件等,讓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教學進行完美的整合,提升教學成效。比如在學習較大數字的計算過程中,需要從該課需要掌握的計算內容著手,為學生設計多樣性、趣味性的計算機游戲,如”疊加“游戲,讓學生主動對結果進行多次疊加性計算,總結與感悟加法中數位對齊等算理,輕松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重難點,感知疊加的真正數學意義所在,既能順利掌握新知,又能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有一箭雙雕之效。
2. 增加練習容量,提升教學效率。判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其關鍵在于對學生能力素養是否得到發展提升,對教材內容是否理解掌握進行判斷。所以,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能力訓練的重視程度,而以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老師將大量的時間都運用到了黑板講解中,并沒有預留出充分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而將多媒體這一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為學生預留出充分的課堂訓練時間,能使學生在課堂中掌握相關的技能,并培養與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學習“兩步應用題”時,例題講解完之后,還有“想一想”環節,如果將例題中的某一條件進行改變,是否應該轉化解題思路呢?需要如何來解答呢?可以借助多媒體快速在例題的基礎上改動幾個條件,并給學生提供繪制的線段圖,讓學生根據題意和線段圖進行獨立解答,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變式訓練機會,也培養和提升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
毋庸置疑,以信息技術的優勢足以幫助學生開啟小學數學學習之門。此種方式能給學生營造靈動的學習氛圍,跟隨著老師的腳步在眾多的教學資源中游走,使整個課堂教學不再被動,而是較強的主動與開放。相信在此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主體意識也會越來越強,能為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及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譚兆亮. 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案例研究.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