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山
【摘 要】 本文提出山區體校在教學和訓練中,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進行有效分析,有針對性的提出德育教育方法。
【關鍵詞】 體校德育教育;現狀;對策
德育教育是體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育和文化課程的教育不同,強調實踐性和競爭性,因此在體校的德育教育中必須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工作,養成孩子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孩子頑強拼搏、服從紀律的體育精神。
一、體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是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競爭是體校訓練的核心精神,公平競爭是體育競技的基本原則。在德育教育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競爭第一的拼搏精神,也要增強自身實力提升競技智慧和技巧,通過正當手段去拼搏;二是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很多體育競技是通過團隊來完成的,在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時要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合作觀念;三是培養學生吃苦奮斗的傳統精神。體育競技需要一定的身體條件,但是更多的是后天的努力,目前山區體校訓練的學生大多是10~15周歲的孩子,沒有吃過苦,因此培養吃苦奮斗的精神成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環節;四是培養堅忍不拔的意志。長期的艱苦訓練非常考驗年輕孩子的意志、毅力,很多孩子的年齡比較小,因此常常容易出現疲乏或者放棄的想法。
二、體校德育教育的對策
(一)增強師生間的情感對話
德育教育首先要做到自身言行統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引導學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況,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時疏導來源于生活和訓練中的壓力,適當肯定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積極的狀態,引導學生將全部精力運用到體育技能的訓練中去,保持一定的學習壓力,將這種壓力在訓練中釋放,變成學習的動力,在體育競技中取得良好的成績。樹立學生中的正面典型。引導學生向身邊的的典型學習,樹立正面的偶像文化。學習偶像在追求體育夢想中的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體育精神,用英雄的事跡來不斷激勵。
(二)建立健全德育教育體系
德育教學工作不僅需要我們用言行去感化孩子的心理品質,還需要健全的德育教育體系來保障教育的效果。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把德育課程納入教學大綱,規定德育教育的具體課程。但是德育教育的課程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采取知識講座、電影教育等形式,但是不論采取何種形式,都必須保障德育工作在體校中有效、順利實施。在具體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根據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將德育工作各項措施系統化、流程化、標準化發展。
(三)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
體校必須重視德育教育在體校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師資的配備和經費的保障;明確德育教育中教師的引導作用,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教育氛圍,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地位共同交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學生心理為導向,營造德育教育和諧的狀態;讓學生能夠打開心扉和教師一起共同學習,誠心交流學習中、工作上所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在訓練之余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另外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保障德育教育的硬件設施。實現德育教育現代化發展,例如,把德育教育和多媒體結合,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且能夠在學生中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保證體校德育教育正常開展。
綜上所述,體校德育教育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作為德育教育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綜合考量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時制宜地制定德育計劃,切實保障體校德育課程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桃. 關于新形勢下體校德育課的一些思考[J]. 新課程學習,2011(11).
[2] 周雪蓮. 淺談增強體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J]. 中學教學參考,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