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隨著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內容越來越復雜,對企業稅收實務要求也越來越高。稅收實務對從事財務相關工作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但是高職院校相關課程稅收實務課程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存在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填鴨式教學,課程考核“重死記,輕活用”等問題,使得授課效率低,導致教學與實務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企業申報案例實訓不足,缺乏職業判斷能力培養,忽略企業特殊稅務業務問題解決,綜合素質難以提高,到工作崗位之后無法迅速適應涉稅崗位的要求。作為一門實踐操作性強的課程,高職院校如何因材施教提高稅收實務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納稅申報的實際工作能力,值得我們不斷探索。
翻轉課堂作為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將其先學后教的翻轉理念應用于稅收實務課程教學中,結合納稅工作的特點,使用微視頻、云平臺數字終端等技術支撐老師完成高效的教學改革,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最早起源于美國,是將傳統的教與學進行翻轉處理的新教學形式。課前學生通過微課視頻完成知識自學,在課堂中通過項目討論或協作學習進行知識內化理解,借助在線課程平臺將原本發生在課堂內的知識傳輸環節轉移到課前,課堂中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由學生圍繞作業中的問題、實訓中的問題或某個專題進行自主探究或小組協作探究完成知識的內化,轉變知識傳授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成效。
翻轉課堂以學生為學習中心,讓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符合人類對知識的認知規律,利于學生知識有意識的信息加工建構,將翻轉課堂應用到高職院校稅收實務課程中,能有效解決課程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重點培養學生實務操作技能,減少法規的枯燥講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可以自由控制學習投入,按自己的步調學習,更好的理解概念花時間審查材料,并且可以從老師和同學那里得到即時幫助。
高職院校的稅收實務課程目標是在理解稅收的基本理論知識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企業納稅申報職業能力,包括各稅種的計算、納稅申報表的填制與申報、涉稅會計賬務處理等基本技能。學生學習該課程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開展大量的業務實訓,通過工作任務培養企業納稅相關問題解決能力,以會計工作所需稅收知識和技能為核心的實踐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高職稅收實務課程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課程內容以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其他小稅種劃分項目,項目由簡單到復雜的案例為工作任務,以解決問題為學習導向,而非稅收法律條文的解釋。在課程能力目標上,設計“識稅、辦稅、用稅”三層次不斷提升的崗位能力,并從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組織實施和效果考核等方面進行全面實現。每個項目學生能力培養分三個層次:(1)理解稅種基本知識與計算方式;(2)以納稅申報為主線,利用實訓平臺完成稅款計算、業務甄別、報表編制等任務;(3)以企業真實案例的稅收籌劃,完成稅務籌劃管理報告,沒有完整標準答案,以開放式的業務訓練學生綜合崗位能力。
以翻轉課堂來實施教學過程:(1)課前觀看微課視頻并自學學習資料,利用在線學習平臺師生之間互動,完成教師初步作業,并總結問題;(2)課中通過個別輔導、自主探究、協作學習、小組討論完成內化,反饋提出問題,協作深化成果交流,完成案例項目;(3)課后鞏固拓展升華,進一步整理加深知識理解,完成項目作業檢驗應用成果。
建立工學結合的實訓平臺,通過單項技能和綜合技能兩個層次訓練職業能力。從單項技能訓練入手,先讓學生掌握稅務登記、稅收繳款書的填寫、納稅申報表的填報、相應稅種會計處理和涉稅報表編制等基礎涉稅業務的處理,進而進行綜合技能訓練,利用企業整體生產經營活動所涉及的各個稅種及會計處理進行綜合性訓練,由淺入深,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多數教師對于翻轉課堂內涵的理解并不深刻,或者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翻轉課堂的效果。教師在稅收實務課程教學中,容易出現簡單將授課順序顛倒,沒有從根本上進行翻轉;或者變成個別學生展示的舞臺,沒有激發全體學生的參與;或者將課堂時間完全交給學生,缺少必要的個性化指導等情況。因此,應對教師進行相關內容的培訓,特別強化對翻轉課堂本質的解讀。
學生往往也對翻轉課堂流程和實質知之較少,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也應提前向學生講述翻轉課堂的相關內容,分析課程優點和缺點,指導在翻轉課堂中如何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翻轉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中。
微課是翻轉課堂重要內容載體,記錄課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并開展的教學過程,一般5-10分鐘,視頻容量小,便于學生隨時觀看,解決學生差異化、個性化的問題。優質微課是保證翻轉課堂有效實施的重要學習資源,微課制作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視頻做得結構合理、條理清晰固然不難,然而要做到生動形象、互動性強卻著實不易。一節微課可能比較容易制作出彩,但是一門高質量完整的微課則很難。簡單PPT錄屏、軟件操作錄屏缺少設計思想,難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稅收法規內容多,解釋條款細,在短短十分鐘的微課中,如何設計恰當的視頻把課堂內容視頻微課化,并體現當堂課的重點精華,并非每一位教師都能制作出具有較高質量的教學視頻。學校應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并且提升對先進教學信息技術駕馭的能力。建議同校同門專業課可以共同制作,加入計算機和后期視頻制作專業人員參與,另外可以收集稅務部門制作的稅種宣傳視頻,并進行剪輯制作微課。
教師實施翻轉課堂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課堂教學設計,個性化指導對教學各環節的時間分配和課堂管控過程要求更高。教師在時間掌控上較隨意,缺少科學設計,不僅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也影響教學節奏,學生情緒,以及教學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學生完成納稅計算和申報案例討論時,應避免只有個別學生與教師互動,兩極分化嚴重,大部分同學的主體性受到漠視,成為被動的聽眾。教師不僅是翻轉課堂的設計者和組織者,也是學生的指導者和幫助者,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通過有效的活動激發學生潛能,釋放他們學習興趣,形成一個高參與、強互動的高效課堂,使每一位學生均能獲得發展,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翻轉。
翻轉課堂需要建立專門的課程學習過程管理平臺,監控學生課前自學項目、自學時長、自學時段等信息、查詢學生成績或進行在線自測等,隨時隨地能方便實時線上+線下指導。教學管理平臺同時包括課前視頻理論稅務教學資料,并且能實時對接稅收課程綜合模擬實訓,當學生完成相應的模擬電子報稅的內容能實時反饋到教學管理平臺中。要創設模擬仿真的教學環境,建立電子報稅實訓室,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電子報稅軟件和網絡平臺(如網中網稅務會計教學平臺和稅友納稅申報平臺等),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技能訓練,增強動手能力,體驗辦稅員工作,實現與未來崗位的零距離接觸。
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家里上網學習微視頻,調查結果顯示,有76.54%的學生上網時間會達到兩個小時以上,但是高職院校學生有效自主學習能力較欠缺,使這個教學環節有可能落實得不夠好,需要采取多種方式來促進學生線下學習的積極性。課程應加大平時課堂考核,減少期末一考定成績,通過考核多元化多種方式提高參與度,比如案例完成情況,課堂提問深度,小組作業完成情況,每時每刻都是考查點。以小組為單位分配任務,組長負責督促組員完成任務,加大小組考核,并以此為依據判定學生平時成績。教師還應根據學生在平臺上的學習記錄,如登錄次數、在線學習時間、技能訓練題庫完成質量等數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實時有效監督。對表現積極的學生,及時給予獎勵加分;對于那些不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學生,也要及時給予引導,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本文將翻轉理念應用于稅收實務課程教學中,探討使用微視頻、云平臺數字終端等技術支撐老師完成高效的教學改革,結合納稅工作的特點,能突破“滿堂灌”的單一格局,避免只注重法規知識講解與計算,有效的培養職業判斷能力。并重點分析了翻轉課堂在稅收實務課程中應用需注意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策略,以提高課程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