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佳 陳玲 潘云
摘要:校園紅色情景劇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其意識形態上的階級性、科學先進的內容、直觀的方式以及兼具歷史感和時代感的特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獨特的優勢,幫助青年大學生完成堅定理想信念、教化高尚道德、陶冶健康情感的目標。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園紅色情景劇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過:“欲看明日之社會,先看今日之校園?!焙敛豢鋸埖卣f,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走向。黨和政府一向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教育效果依然差強人意,出現政府狠抓、學校狠管,學生應付的狀況。新的時代呼喚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物流與交通學院在實踐中經過探索,采用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紅色情景劇的形式開展教育,其新穎的教育方式受到學生的歡迎,效果顯著。
一、 校園紅色情景劇的內涵
校園紅色情景劇,從字面上來看“校園”二字限定了地點和參與人員為學校的在校學生?!凹t色”一詞是主體,闡明情景劇以弘揚紅色文化、講述紅色故事為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形成的紅色文化,蘊含著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情感、公平正義理念、不畏強權的價值觀和堅持真理、明辨是非的榮辱觀。校園紅色情景劇是發生在學校環境中,在校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以弘揚紅色文化、講述紅色故事、宣傳紅色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情景劇。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重要內容和重要資源。它通過學生自己全方位的參與,使學生在參與中體驗革命情懷,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 校園紅色情景劇對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獨特優勢
校園紅色情景劇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漸被重視,一方面順應了新的歷史背景下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它自身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使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 意識形態上鮮明的階級性鞏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
馬克思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任何時代都是占據統治地位的思想”。由此可見,任何一個時代任何國家的統治階級,為了鞏固他們的統治地位,完成其傳承和延續,都要竭盡全力去維護和發展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大學教育向來就是各種意識形態展開爭奪的主戰場。長期以來,西方國家憑借著經濟和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優勢地位,不斷加強其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向我們的大學生輸送所謂的“人權、自由、民主”等口號,展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美好一面,使他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產生懷疑和動搖,而對資本主義頂禮膜拜。近年來,青年大學生一波波出國熱的浪潮和海歸們的言必談國外的現象充分說明西方資本主義的滲透侵蝕正在發生效果,這對我們是種警示,也向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出了挑戰,意識形態的戰爭雖無硝煙,但絕對驚心動魄,因為一定意識形態的解體足以導致整個時代的覆滅。
積極應對信息時代背景下東西方在意識形態領域的爭奪和西方資本主義帶來的挑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進一步加強,更要不斷創新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校園紅色情景劇以弘揚紅色文化、講述紅色故事、宣傳紅色精神為主要內容,反映了在艱苦卓絕的斗爭環境下,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為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不屈的斗爭精神、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忘我奉獻的優秀品格,體現著共產黨員的歷史使命、價值取向和精神風貌,天生帶著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特征。通過校園紅色情景劇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深刻領會社會主義制度的演變歷史、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幫助大學生培養正確的政治意識,增強其抵抗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沖擊的能力。
(二) 教學內容上充分的科學先進性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校園紅色情景劇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理論精髓來源于馬克思主義,根源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其發展符合社會歷史規律。紅色文化極具科學性,它堅持無神論思想、懷疑一切和實事求是的精神,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等等,正是由于這些科學正確的思想觀點,才使得紅色文化同時是一種先進的文化。紅色文化的先進性一方面表現為共產黨的事業是光明的事業,是陽光的事業。另一方面,紅色文化是公正的,它以解放全人類為目標,在它眼里人人生來平等,并為實現社會公正而提出剩余價值理論和無產階級革命理論。
(三) 時間跨度上兼具歷史感和時代感適應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從內容上看,紅色文化是新民主主義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解放和建設中所形成的文化,其本身便是以革命歷史為題材,以革命時代為背景,講述那個特定時代的人和事。它所表征的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精神的豐碑。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往往陷入怪圈,將榜樣完美化、神圣化,使其變成條文化和格式化的文字內容,忽視了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和參與性,成為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形象,這樣的教育模式打消了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弱化了他們的信任和接受程度。
紅色文化時間上的歷史距離感我們無法避免,如何縮短時間跨度上帶來的不便,減少其與學生認知特點和認知習慣的不適應性,是決定利用紅色文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著名教育家維果斯基就曾提出教育必須遵循“最近發展區”原理,教育學也認為越是靠近受教育者心理的東西越能吸引受教育者主動學習的興趣。校園紅色情景劇以宣揚紅色文化、重現紅色故事、領悟紅色精神為宗旨,鼓勵當代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紅色故事,在活動過程中與革命英雄發生共情效應,努力領會他們當時的情緒和思想,體會他們偉大的革命精神,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巧妙而有成效地減輕紅色文化的歷史感給青年大學生的陌生感和距離感,經由身邊人演繹的紅色故事,也更能為觀眾所接受和理解,擴大紅色文化的教育效果。
(四) 過程的互動參與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當代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社會俗稱的“90后”一代,他們成長于社會轉型期,崇尚獨立自由,有著鮮明的個性,政治需求淡漠,相較于其他年代的人,他們在為人處世上略顯功利,在學習上,他們更為反感生硬的灌輸,反對簡單的標簽,排斥純粹的道德說教。校園紅色情景劇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借助于一個個短小精悍的紅色故事和情節,以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形式,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已有的心理潛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表演力,充分發揮他們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自己的知識去感悟革命前輩的思想和情感,演繹他們的偉大和無私。學生由旁觀者、參加者和參與者轉變成組織策劃者、體驗者和展示者,在活動中體會革命情感和精神,并內化到情感外化為行為,達到鞏固理想信念,形成道德情感的目的。
三、 校園紅色情境劇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價值
校園紅色情景劇以其多樣的表現形式、豐富的資源、直觀、有趣、滲透性強的特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有效平臺。據統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已舉辦過校園紅色情景劇大賽的五屆學生中,參演過紅色情景劇的學生100%都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甚至某些學生多次遞交申請。而因為表現優秀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學生中,92%的學生在情景劇中擔任過重要角色。通過訪談,我們也了解到學生們在參與中已不僅僅局限于講述故事,而是不自覺地帶著情感,將自己融入其中。他們表示,從來沒有任何一種方式能如此般地讓他們深入理解領會到紅色革命精神,堅定他們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
(一) 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區別于動物的一種顯著標志,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青年大學生正處于理想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利益多元化和各種文化沖突的影響下,部分學生的理想信念出現功利化、庸俗化的特征,有些甚至漠視理想信念。馬加爵案、硫酸潑熊案、復旦投毒案等的發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部分大學生缺乏理想信念,糾結于個人恩怨。
南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朱熹曾說:“學之道,必先明心之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毙@紅色情景劇以宣揚紅色文化為主題,其內容包含普世的價值,自由、平等、公平等進步觀念,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為核心價值,引導人們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這個共同的目標而奮斗。運用紅色文化教育青年大學生,使他們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引導他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幫助他們成為合格的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 教化高尚道德
先進文化是道德進步的牽引力,校園紅色情景劇具有豐富的道德內容,它通過演繹講述典型人物的真實事例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促使他們完成包括價值導向、道德規范、道德標準以及道德意識等領域的提升,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社會所要求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無論是中國共產黨對承諾的恪守和對朋友的信任,還是堅持真理,執著信仰的大無畏精神。紅色文化中蘊含的英雄事跡和人格魅力,可以激發他們堅持探索真理的勇氣,追求真理的動力和甘于獻身真理的精神;紅色文化蘊含的理想目標、行為方式和道德規范,可以引導他們思考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塑造高尚的道德。
(三) 陶冶健康情操
偉大哲學家康德說過,人即使知道什么是真理,但他未必知道為什么,即使知道為什么,他也不一定會按照真理去做,促使他行動的是情感動力。情感是促使人的行動的強大動力,也是對人的行為的重要調控。健康的情感是事業成功的必備條件,也是人健康成長進步的重要基礎。積極健康情感的形成離不開優秀先進文化的陶冶,因為情感形成的基礎在于認知,接受什么種類的文化就會產生相對應的情感。紅色文化是對中國乃至全世界優秀文化的繼承和豐富,是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體驗、教化、評價等特質,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感、升華人們的心靈,激勵人們的精神。紅色文化中所蘊含的革命情誼、革命精神能陶冶人們的情感,使青年大學生在廣袤歷史與現實時空中孕育健康的情感,促進他們素質的提高,幫助他們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
[3]程東旺.紅色文化與心靈洗禮——論“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與實現機制[J].繼續教育研究,2006(3):165.
作者簡介:
甘佳,陳玲,潘云,湖南省長沙市,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