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
我有幸參加了本次90學時小學數學教師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初級班的研修學習,此次培訓的時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浦陽二小,第二階段是在研訓中心。任教以來,經歷的培訓也不少,但這次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培訓的日子里,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會面對不同風格的名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尤其是在第一階段里的優秀教師展示課,還有在第二階段中新思維學院的邢佳麗老師帶來的講座,讓我感受到了滿滿的收獲。
培訓的第一階段,我有幸在這次培訓中聆聽了這么多位優秀老師展示的教研課,這讓還在教學道路上困惑的我受益匪淺,印象最深刻的是“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這兩節課,“同課同構”的形式也讓人倍感新鮮。之前在各種教育報刊中,理論培訓中多次聽聞過“課堂整合”的內容,但從未真正聽過關于“課堂整合”的課。“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這兩節課讓我豁然開朗,原來這就是“課堂整合”。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是學生在掌握了表內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節課是把“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與“兩位數與一位數的口算乘法”這兩節課的目標與內容整合到一起,以探究并掌握算理作為重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遷移學習。第一位展示的楊老師,整堂課簡潔明了,干脆利落;第二位展示的鄭老師,整堂課豐富飽滿,和藹可親。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微課等形式,讓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算理的形成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我覺得這節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通過課堂整合,突破了在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乘法時,為什么積末尾要補上0這個問題。確實,在教學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乘法時,通常都是教給學生“因數末尾有幾個0,積的末尾補上幾個0”這個口算方法,而沒有解釋清楚為什么補上0。算理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一顆種子,為將來學習乘法計算奠定了基礎。例如課中的20×3,要引導學生明白,2個10×3=6個10,就是60,所以6的后面要補上一個0,這也是我需要反思和學習的地方,新時代的教師不應只知道“授之以漁”,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理解“漁”的道理,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不過我認為這樣的課堂整合也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兩節課的內容和目標整合到一起,必然使課堂內容增加了一倍,這對后進生來說不是一件好事。而且這節課中,對兩位數(不是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并沒有進行系統的總結,因此導致部分學生不會計算或者錯誤率比較高,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我覺得還是應該做更多的引導和總結。正確的學科內和學科間的課程整合,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對教師來說,需要做很多的研究和努力。
培訓的第二階段,新思維學院的邢佳麗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別樣的風味,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感受了教育教學最前沿的理論知識。她的講座題目是《追本溯源——對課堂的再思考》,邢老師首先從微課的起源說起,介紹了“可汗學院”及“可汗學院”的一些教學理念。比如: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節奏上學習;概念掌握基于概念的學習;學生學習要達到統一的標準,也就是對知識的理解要達到100%的掌握,再讓學生繼續往下學,等等。邢老師的講座,讓每位老師在容易犯困的下午都精神飽滿。邢老師還給大家講解了如何進行概念教學,例如認識數的教學,讓在座的每位老師都覺得我們對教材的研究還很粗淺,深層次的知識還沒有挖掘出來。
兩個階段的培訓在多位名師的引領下結束了,通過這次培訓,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獲的。唯有學深悟透,才能篤信躬行,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