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秀
摘 要:針對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討論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優勢以及具體策略三方面的內容,得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確立多元化的教學目標,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開展語文課外活動,形成學生的開放意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素質教育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素質教育的理念要體現在所有學科中,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值得我們探索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要遵循教育規律,傳統的教育方式束縛著孩子,他們需要解放天性,而素質教育則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將德育、美育、心理素質教育等滲透在教育教學中。因此,素質教育的實施是必要的。
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這使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成了語文教師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優勢
在小學的課程里,語文學科課時多,受重視。小學語文教材所提及的優秀人物的高尚品格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小學語文教材中配有美麗的風景、人物插圖,許多文章的描繪都體現了作者獨特的審美思想。這些都體現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優勢。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抓住語文教學的要素,夯實學生的基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強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不能顧此失彼,要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課堂上,教師應多給學生“說”的機會,同時要加強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寫字訓練,不能將寫字內容全部留在課后完成。
(二)確立多元化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加強德育
社會在發展,科學技術推陳出新,新事物交互出現,青少年的思想容易受各種事件、思想的影響。因此,學校要重視德育,要把它放在工作的首位。小學課文題材較多、內容豐富,有許多反映親情、友情、愛國情的內容,這些文章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人教版《給予樹》這篇課文贊揚了小女孩的善良品質,教師可以結合生活的例子進行德育滲透。
2.加強美育
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可以從三方面進行:一是利用教材資源,幫助學生發現美。小學課文無論是語言、意境,還是人物形象都充滿了美,如《遨游漢字王國》的漢字美,如《桂林山水》的自然之美,如《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情感之美。二是利用多媒體圖片、音樂、視頻等,向學生展示美。三是利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想象美。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誦讀古詩時,播放輕音樂,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3.加強心理素質教育
小學生處于生理、心理發展的初級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素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在閱讀教學中實施心理素質教育。如在教《稱贊》這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學會真誠地贊美他人,學會與他人融洽相處。二是通過作文實施心理素質教育。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困擾寫在日記中,發泄不良情緒,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評語開導學生。三是通過語文活動課實施心理素質教育。針對學生存在的某些心理問題開展活動,如“上課大膽發言的好處”“克服困難的對策”等。
(三)教學內容要面向全體,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要轉變思想,教學內容要面向全體,不管是優生、中等生還是后進生都要關注到,并做到因材施教。一是保證大部分學生得到發展。教師要按照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開展教學,使全體學生達到基本的要求。二是幫助后進生轉化。教師要關心、鼓勵、輔導后進生,肯定他們的優點,讓他們有自我效能感。三是幫助優生達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教師要防止優等生出現自滿情緒,給他們的作業適當增大難度,使他們保持較強的求知欲。
(四)改變傳統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素質教育強調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改變一人唱獨角戲的課堂教學模式。具體來說,一是教師要少講,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并給足思考、討論、解答的時間。二是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有意義的語文活動,如詩歌朗誦、人物表演等。三是教師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開展語文課外活動,形成學生的開放意識
當前的語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聯系不夠密切,導致教學與生活脫離。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適當地開展語文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開放意識。首先,教師要重視語文教材中的活動課。其次,教師可在適當的時間安排學生到圖書閱覽室讀書、看報,使學生開闊眼界。另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有趣的語文活動,如講故事、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等。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簡單的社會調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一段長期而艱難的路程,教師需要深入理解并牢記素質教育的理念,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確立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要以學生為主體,要多開展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不斷地探索實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夏家發.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M].科學出版社,2012-07.
[2]張英方.淺談小學語文如何實施素質教育[J].教育科學,2012(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