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在高中教學階段,音樂教學工作同樣應該受到重視。本文中,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音樂教學實踐,就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了探究,以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現狀;情感體驗;多元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我們進入了新課改時期。在新課改下的教學中以素質教育為主,教師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教育階段,同樣要重視每一科目的教學工作。音樂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在高中教學中也不容忽視。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教師,一定要認清當前音樂教學的現狀,找到有效的對策發揮音樂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
一、高中音樂教學現狀
(一)對教材內容不夠重視
現在的高學生正處于叛逆期,他們厭倦教材中的一些較為陳舊、枯燥的歌曲,熱衷于時下的流行歌曲、偶像歌星,常常說起這些來如數家珍,所以當教師在音樂課上盡心講解教材中的歌曲時,即使反復教唱,學生也常常無動于衷,教學效果一般。
(二)知識講解多,情感抒發少
在當前的高中音樂課堂上,真正涉及音樂的內容少,文字解說多,會唱的歌曲多,能夠唱出情感的少,這就使得音樂課完全成為了一門枯燥的技能知識講解課,毫無樂趣可言。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興趣難免低下,課堂教學效果也無法令人滿意。
(三)教師掌控多,學生參與少
教師對自身定位不準確同樣是當前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一大問題,教師更多的是考慮自己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考慮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完全忘記了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這一原則。學生缺少了“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可想而知。
二、如何搞好高中音樂教學
(一)做好課前備課準備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τ诮處焷碚f,做好課前備課工作是一節課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關鍵。因此,高中音樂教師要用心備課,讓有限的課堂產生最大化的效果。首先,鑒于音樂課的備課不同于語文、數學,教師在備課時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要先對“學生對本課的歌曲熟悉程度如何”“怎樣設計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等問題進行反思,盡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備課時教師也要事先想到課堂上隨時會出現的個別現象,以便積極應對。一旦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特別有興致,或者無動于衷,就要迅速反思其中的原因,分別選用不同的處理方式,為自己的教學積累經驗教訓,以便在日后更好地進行備課。
(二)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音樂學習是表現個性、開發思維、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的過程,在欣賞音樂和表現音樂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所以,在實際的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切不可以權威的姿態把控課堂,要為學生創建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允許個性的存在。首先,教師應保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嘗試演唱或演奏,多給他們單獨表演的機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力和表現力。其次,教師應給學生發表不同意見的機會,即使學生的審美體驗與原作有較大的偏差,也應該在鼓勵的基礎上,耐心地進行啟發、引導,幫助學生正確掌握音樂語言的特點,逐步積累音樂審美的經驗,樹立學習音樂的自信心。再次,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欣賞,指導學生在欣賞中用自己的體態動作創造性地表現音樂,或者在欣賞完音樂作品之后,要求學生嘗試演唱或演奏所欣賞的作品片段,使他們在參與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美。
(三)教學模式多元化
為了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又不讓學生厭倦音樂課,廣大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將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結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首先,音樂與文學的結合。實踐表明,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加入一些文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音樂作品。在欣賞馬思聰的《思鄉曲》時,我向學生展示了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讓學生以《思鄉曲》為背景音樂,朗讀《鄉愁》,有了文學的鋪墊,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思鄉曲》所要表達的情感,成就感和興趣陡然提升。其次,音樂與美術的結合。人們常常把音樂稱作“流動的畫面”,把美術稱為“凝固的音樂”,可見,兩者有著深入的內在聯系。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適時加入一些美術作品,讓學生邊聽音樂邊欣賞優美的畫作,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提升學習效率。當然,可以和音樂相結合的姊妹藝術還有很多,再此不作一一論述。在教學中,廣大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選擇,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使音樂課真正達到“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目標。
(四)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習熟悉的生活實際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根據這一點,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可以借用有關生活實例,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意境,提出有關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例如,在“音樂與影視”這一節中,用學生們非常熟悉的電影《小時代》的主題歌《時間煮雨》來導入本節課的內容,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學生們的心,容易和他們已知的音樂形態產生共鳴,有助于新課的教學。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情趣,使學生集中精力,去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達到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審美境地。
三、結語
在構建高效課堂的背景下,提升高中音樂教學實效,既是每個音樂教師的共同追求,又是音樂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作為音樂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前和課中的準備,課下總結反思也十分必要。只有在上完音樂課后,積極思考哪些教學方法在上節課中能使學生熱情更高一些,那些不足的地方導致學生不積極,又該如何改善,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