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摘要:歷史是一面鏡子,映著過去,譜寫現在,照著未來。個人、社會和國家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在歷史的記載中找到答案,得到解決的辦法。新時代、新黨章對高校學生黨員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從歷史的維度來認識、理解和把握高校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意義重大。
關鍵詞:學習;歷史;黨員
一、歷史對社會發展的意義
過去已經成為過去,那我們為什么要研究歷史,了解歷史呢?就是以史為鑒,歷史是連續的,不可割裂,要研究今日的中國,就要知道中國的過去。民族的認同感和文化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習歷史讓我們民族有統一的認知。增加我們的歷史使命感,我們現在每天都在創造歷史,所以我們要對自己,子孫和社會負責。王羲之說“后之視今,猶如今之視昔。”
歷史是我們祖先創造的,反映了先輩們在生活之中的寶貴的經驗,是子子孫孫的精神財富,在其中探索規律對當今社會的影響:它可以從過去的事件中使人吸收先進文化,科技,使人知道適者生存,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它可以說是當今發展的一個動力,不要重蹈覆轍。
二、從歷史的維度理解我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
(一)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現實基礎
任何事物的發展和選擇都不是孤立的,都需要有它的出身、背景、成長過程、經歷事件等等因素來決定。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貧弱的中國歷盡艱辛,政府腐敗、吏治腐朽、昏庸無能的政府對外無計可施、對內壓榨百姓,長期的盲目自大和自我中心意識,導致閉關鎖國封閉發展多年,與外界斷絕聯系,落后的體制機制嚴重阻礙社會的發展,無法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公共資源投入不足,各種設施設備嚴重落后,年久失修,再加上自然災害頻發,致使國家處于嚴重落后的局面,生產生活要素嚴重缺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教育文化嚴重落后,思想意識長期處于封建統治之下,小農意思和落后思想盛行,人民的思想愚鈍,麻木不仁,所以才有了魯迅筆下的看客,所有這些就是近代中國的寫真和現狀,構成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現實基礎。
(二)革命道路的探索
我國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由封建社會轉變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社會的中堅力量和先進人士從來都沒有放棄救國圖強的愿望和努力,戊戌六君子想仿照日本的明治維新,通過變法使國家引進先進的管理體制和政治制度,從而使國家變得強大富強,然而封建主義的腐朽,舊有階級的利益保護,光緒帝的勢力單薄,國民經濟的脆弱,國民意識的落后等等因素導致了戊戌變法最終失敗,六君子死刑,光緒帝被慈禧監禁,維新僅僅百日便草草收場。資產積極革命的嘗試并未終止,孫中山先生畢生都在尋求救國救民的途徑,他領導的辛亥革命浩浩蕩蕩、來勢兇猛,然而,由于革命的不徹底性和資產積極的軟弱性等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以及前面提及的國家當時的基礎和現在導致了革命最終還是以失敗為結局。
(三)從歷史的維度看待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國人從未停止過對追求夢想的向往和努力。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為中國革命志士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為國人的道路選擇增加了機會,看到了希望。以共產黨為代表的中國新生革命勇士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用他們堅定的信仰、勇往無前的精神、結合本國實際、開創性的創造了中國的新時代,事實證明,社會主義道路適合當時的中國國情,歷史驗證,也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三、高校學生黨員應該具有的歷史修養和認知
讀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歷史讓你的眼光不只拘泥于現在這個時間點而是整個綿延的時間軸;不是個人,而是整個人類社會。學歷史能夠幫助我們認識現實,幫助我們解決現實中的種種問題,幫助我們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歷史是同時向過去和未來兩個方向無限延伸的,而不是過去事件的單向敘述。現在和未來都應該是歷史的一部分,不著眼于現實和未來,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
作為一名高校學生黨員,應該對世界史有一個基礎的認知,對中國史更要重點掌握,這樣才能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必然性,我們國家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歷過漫長而艱難的歷史演變,歷史上,我們的祖先曾經譜寫了輝煌的歷史,大唐盛世,康乾盛世等等,祖輩們用辛勤的汗水、聰明的智慧,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偉大而恢弘的歷史,同時也經歷了數不盡的朝代更迭,歷史變遷,這其中,也有很多發展的緩慢期和民族的屈辱史,尤其是近代歷史中,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入侵、日軍侵華、日俄戰爭等等,由于清政府的昏庸,吏治腐敗,使得國家遭受侵略,民族深陷欺凌,人民備受凌辱,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振興中華、挽救破碎的山河,使國家能夠繁榮富強,煥然一新,做出了各種嘗試和不懈的努力,這其中的過程也歷盡艱辛,嘗試過各種道路,各種制度,通過不懈奮斗,終于找到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立足現實,能夠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走出壓迫、擺脫落后、走向光明的一條朝陽之路。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存在即真理,世間沒有完美的事物,關鍵看事物的發展趨勢如何,目的何在。歷史是一個過程,是一面鏡子,更是一個佐證,證明其存在的偶然性,更證明其存在的必然性,只有對歷史從過去到現在,從宏觀到微觀,辯證唯物的正確認知,才能真正意義上理解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才能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才能理解中國共產黨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意義,才能實現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堅定不移做一名合格的高校學生共產黨員,才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