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摘 要】目的:分析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方式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婦產科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所收治的孕婦40例為研究組,另選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婦產科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所收治的孕婦40例為參照組,給予2組孕婦發放我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調查表,評價改進前后孕婦對我院護理質量的各項評分,另對比2組孕婦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研究組總滿意度97.5%高于參照組孕婦77.5%,組間對比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研究組孕婦對護理工作質量各項評分均優于參照組孕婦,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方式對婦產科護理質量進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夠提高護理護理質量,孕婦對該種管理方式的滿意度也相對較高。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婦產科;護理質量;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279-01
由于婦產科接收的每位孕婦體制不同,在實際分娩過程當中存在較大的風險,因此對婦產科護理質量進行相關管理,能夠有效提高婦產科護理質量,減少臨床危險事件發生情況,幫助孕婦能夠更好的進行分娩[1]。
1 基本數據與方法
1.1 基本數據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婦產科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所收治的孕婦40例為研究組,其中最小年齡22周歲,最大年齡36周歲,年齡均值(27.2±1.3)周歲,最短孕周36周,最長孕周41周,孕周均值(38.1±0.5)個月,最輕體重55kg,最重體重75kg,體重均值(61.2±1.5)kg,另選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婦產科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所收治的孕婦40例為參照組,其中最小年齡21周歲,最大年齡36周歲,年齡均值(26.2±1.8)周歲,最短孕周37周,最長孕周42周,孕周均值(39.1±0.5)個月,最輕體重54kg,最重體重72kg,體重均值(61.2±1.5)kg,2組孕婦全部知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均簽署相關知情文件。2組孕婦年齡、性別、孕周等基本臨床數據,經分析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孕婦為未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臨床采用的護理方式僅是一些常規護理方式,指導孕婦進行各項檢查,告知孕婦相關分娩知識。而研究組孕婦是實施持續改進后,主要方式:其一,加強對護理的管理,對婦科產全部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嚴格審核,不斷進行培訓,使其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能夠對臨床護理工作相關基本理論熟練掌握,具備一定的專業態度,嚴格按照護理流程進行護理[2]。其二,孕婦入院后,護理工作人員需給予孕婦進行適當心理引導,叮囑孕婦相關注意事項,對孕婦臨床生命體征進行實施檢測,護理工作人員需根據以往護理經驗以及護理孕婦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為孕婦制定最優質的護理方式,從而不斷提高護理質量[3]。其三,完善護理工作相關規章制度,明確各項崗位工作人員的職責,使護理工作人員能夠按照制度工作,增強護理工作人員工作責任心,逐漸滿足孕婦不同需求,與孕婦主動進行溝通,使孕婦逐漸提高對婦產科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3 效果評價標準 對比2組孕婦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評價以及孕婦的護理滿意度。給予2組孕婦發放我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調查表,評價改進前后孕婦對我院護理質量的各項評分,護理工作質量主要包括:病房管理;分層護理;搶救物品;護理態度;護理文書等。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對我院護理質量的評價越好。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等3種標準,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4]。
1.4 統計學分析 將2組孕婦臨床各項數據均輸入SPSS 13.0軟件中,2組孕婦護理滿意度以率(%)的形式表示,行X2檢驗,2組孕婦對護理工作質量的各項評分均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予以t檢驗,組間對比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
2 結果
對比2組孕婦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評價,研究組病房管理(82.26±6.25)分,參照組病房管理(73.15±3.85)分,數據對比t值為7.8490,p值為0.0000;研究組分層護理(81.26±6.12)分,參照組分層護理(72.52±3.56)分,數據對比t值為7.8073,p值為0.0000;研究組搶救物品(81.65±6.21)分,參照組搶救物品(73.58±3.62)分,數據對比t值為7.1005,p值為0.0000;研究組護理態度(83.15±6.24)分,參照組護理態度(73.58±3.72)分,數據對比t值為8.3315,p值為0.0000;研究組護理文書(81.52±6.11)分,參照組護理文書(72.59±3.85)分,數據對比t值為7.8205,p值為0.0000;研究組孕婦對護理工作質量的各項評分均優于參照組孕婦,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以上對比表明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對我院婦產科工作質量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對比2組孕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研究組孕婦非常滿意30例、一般滿意9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39例,占總比97.5%,參照組孕婦非常滿意20例、一般滿意11例、不滿意9例,總滿意31例,占總比77.5%,數據對比X2值為9.4288,p值為0.0021,研究組與參照組孕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研究組總滿意度97.5%高于參照組孕婦77.5%。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對我院婦產科工作的滿意度具有顯著改善。
3 討論
對我院婦產科工作質量改善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方式具有顯著效果,對護理質量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該種改進方式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護理管理模式,能夠對科室護理工作進行有效改革,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并且對存在的問題以及意外事故進行不斷的優化與改進,對護理質量的不斷提升能夠有效提高整體科室的護理工作效率,并且該種管理方式能夠使護理工作人員的提升自身責任感,從而以溫柔的態度、良好的服務標準護理患者,使患者能夠逐漸消除內心對醫院的陌生感,逐漸減少護患糾紛發生情況,并且在科室實施持續質量管理,也是目前醫院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改善護患糾紛問題的方式[5]。通過持續質量改進方式,逐漸完善婦產科護理工作,對護理工作建立相關制度標準,不斷完善護理流程,能夠有效改善婦產科護理工作質量,增強護理工作人員對護理工作的責任感,明確崗位制度,以及自身工作范圍,逐漸將護理工作形成一種規范化的標準形式[6]。使孕婦能夠感受到親切、溫暖的治療環境,逐漸提高孕婦治療信心,消除孕婦因分娩疼痛產生的負面情緒,以上均與護理工作人員工作標準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我院婦產科護理管理質量具有顯著提升,所接收的孕婦對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評價明顯升高,護理滿意度也相對優于未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模式之前,由此可見,持續質量改進模式應用于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當中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金坤.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8):247-248.
[2] 羅敏.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6,29(10):177-178.
[3] 張翠萍.持續質量改進在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4).
[4] 李龍珠,劉慧麗,劉家軍.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26(a02):1040-1040.
[5] 杜媛.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影響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6).
[6] 王珍珍.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