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摘 要:21世紀的體育教學課堂,應該是以啟發式教學為導入,尊重學生的基礎與潛力,在體驗學習后,根據不同基礎分層次講解教學內容,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方法,鞏固教學內容。
關鍵詞:導學;試學;講學;固學;延學
現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規定體育課程框架,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而一線體育教師在體育教育教學中,最為缺少的是如何把控體育課堂教學,如何在實際的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掘學生潛能,因材施教,鞏固與拓展學生的能力,這些細致化的指導性方法與措施是影響學生能在課堂中快樂學習體育技術與技能、感受運動之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
一、導學
導入學習是教師在一項新的技能或者知識開始前,引導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和認知準備,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起著關鍵作用。
1.直接導入:教師簡介說明學習目標和要求以及動作的重難點,通過簡單的語言敘述、設問引起學生的關注,進而快速使學生進入學習過程。
2.直觀導入:通過掛圖、語音表述、視頻錄像等方式,讓學生直觀感受新技能的特點及注意事項。
3.懸念激發導入:是指在教學開始時創設帶有懸念性的問題來導入新的內容,使學生對新技能產生好奇,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4.情境導入:創設一定的場地與情境,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置身其中,身臨其境,從而潛移默化地達到教學目標。
5.游戲導入:組織學生做與教學內容相近或相似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進入學習。
二、試學
試學其本質是體驗式學習,試學是一個過程,是直接認知、欣然接受、尊重和運用當下被教導的知識及技能的過程。試學應注意的四點:
1.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重視個性教育,講究學生自身體育學習的領悟與體會;
2.應從傳統的體驗教程中脫離開來,強調的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單單注重學生對技能本身的掌握;
3.要求學生主動做,主動感受,主動融入活動中,強調當時的學習感受;
4.應多采用團隊方式的體驗式學習,提高個體體驗和團隊合作效益,在團隊中尋找不一樣的體驗經驗。
三、講學
講學即講解與示范所傳授的知識與技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技術與技能。
1.直觀講學是講學中常見的方法,在體育教學中通過一定的直觀方式作用于人體感覺器官,引起感知,觸發學生對運動技能的興趣,在感知與興趣的基礎上,細化動作,追求學習目標的達成;
2.完整講學是從動作的開始到結束,不分段落,完整、連續地進行教學和練習的方法,完整講學法適合于簡單的動作或技術,學生可以在教師講解后,通過自己的學練做出相應的規范動作,并且可以自己表述出動作中的理論知識;
3.分解講學是從掌握完整動作出發,把完整的動作按其技術結構分成幾段或按身體活動的部位分成幾個部分,逐步或按部分進行教學和練習,最后完整地掌握動作;
4.預防和糾正錯誤講學是教師在預知學生即將遇到的問題,防止和糾正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動作所采用的講學方法,此方法的運用要掌握正確的時間,不可盲目地把錯誤動作放置在新動作練習之前,應該在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后,根據學生練習的實際情況糾正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對正確的動作在腦海中根深蒂固。
四、固學
固學即鞏固所授的知識與技能,強化學生運動技能。固學本身是對講學的補充學習,通過各種學習方法,對講學內容進行強化,從而達到鞏固和自動化的效果。在實際的體驗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用以下方法進行鞏固學習。
1.教師可通過游戲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游戲的核心要以新知識有關聯,不同身體素質的傳授要對應相應的游戲內容,以達到強化、鞏固的目的。
2.組織相應的比賽,用一種競爭的方式提高學生對技能的練習熱情,換一種練習的心理狀態與目的,使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超越自我,提高運動技能,鞏固學習內容。
3.根據練習任務的需要,綜合運用某些練習方法的特點而組成的一類學習小組,在教師的統一安排下進行同一技術動作練習,學生要抓住項目訓練方法的特點迅速提高動作質量。
4.根據練習任務的需要,選定若干練習的手段,設置若干個相應的練習小組,學生按規定順序、路線和練習的要求,逐各依次循環練習。
五、延學
延學即延伸學習,是指對現有知識與技能的伸展學習,狹義上是對單個動作向成套動作、基本技術到實戰升級,廣義上是課堂內的知識與體驗向課余外的運動訓練與競賽轉換的持續性學習。針對狹義上的延學,教師在課堂最后部分,提升學習內容的難度,升級單個動作向組合動作,遷移動作向其他技術動作等等方式。針對廣義上的延學可以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在學生中由教師制定或者學生推薦有一定體育才能的學生擔任組長,有小組長負責安排每次活動的時間、地點、項目、方法以及練習情況,同時學生也可以參加社區以及社會組織的體育活動,以體育為媒介感受美好生活,課外延學養成終身鍛煉習慣。
現階段蘇教版體育與教育要求從傳統的技術傳授轉向靈動、厚實課堂,靈動的課堂是要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濃烈,厚實的課堂是讓學生收到知識與技能。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領者,承擔著學生對美好事物追求的責任,在體育課堂中導、試、講、固、延五大部分的學習,是對美好課堂追求的必經之路。拓展思維,發覺潛能,以達到延伸學習目標,引領學生成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潘紹偉.學校體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7.
[2]羅麗萍.差異性評價在學生評價中的應用[J].才智,2015(4).
[3]陳雪梅.體育評價再認識[J].體育與科學,2003(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