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軍
摘 要:新課程理念強調和倡導在教育教學中要強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讓學生通過對知識內容的學習,具備和形成未來乃至終身發展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意志品質和態度情感,助力學生不斷發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同樣需要將核心素養培養滲透其中,讓學生實現知識內容掌握與態度方法提升的同步發展。主要基于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的滲透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核心素養;培養
一、核心素養的基本含義
就素養而言主要指的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知識水平、能力素養、外在形象等一系列的內容,一般素養培養的渠道主要是實踐和訓練兩種方式。希臘一位哲人曾說:一個人將在學校期間所學到的知識內容全部忘記之后所剩下的內容就是核心素養。新課程理念下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共同的目標和導向,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時間階段內,能夠幫助一個人得到有效的“自我實現”,能夠在社會之中立足、融入并獲得成功所具備的最重要而又最關鍵的知識能力與態度等。核心素養雖然并不只是單純的知識與技能,但卻是一個人在基于某一學科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其適應了一個人終身發展以及順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2016年,北師大舉辦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會,從社會參與、自主發展和文化基礎三個方面總結和概括了核心素養,并將其分為實踐創新、責任擔當、健康生活、學會學習、科學精神和人文底蘊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將其細分為18個基本的要點。
二、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滲透的策略
(一)明確標準,細化目標
教師需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確定一個學期的培養目標,并立足于高效課堂的打造,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細化到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和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之中;要將思想政治課程的標準以及教材的具體內容作為必要的基礎和依據,從情感與態度、知識和能力、價值觀念、過程與方法、行為和習慣等方面,在教育教學開展過程中要強化重點的凸顯。在每一章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首先搞清楚學科的目標是什么、單元的目標是什么樣的要求、學生的具體學情是什么樣子的,然后確定好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目標。比如,在《旋轉的世界舞臺上》一章節內容的教學中,由于題目和概念內容相對比較模糊和籠統,學生難以理解和認知,教師需要努力從教材之中進行歸納與梳理。從知識內容上,就是讓學生對當今時代的主題有正確的認知,對于世界的整體格局以及我國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從情感和價值觀上,主要是強化學生熱愛和平思想情感的培養,讓學生內心深處有一定的憂患意識并盡自己最大努力進行學習,力求長大后能夠為國家和民族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能力上講,重點讓學生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能夠運用發展和辯證的觀點和方法等進行分析和解決。
(二)創設情景,打造平臺
新課程理念注重讓學生積極地融入和參與教學過程之中進行知識的獲取和內化,而這一過程往往需要借助有效的情景創設來實現。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由于其中很多的知識內容帶有發散性和開放性,并沒有非此即彼的答案,需要學生在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中,從自己的角度談認識、談觀點、談體會,這就需要教師創設交流情景、打造思維生成平臺,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和思維發散動力,這樣學生在遇到相關概念性問題或觀點性問題時就能夠進行思維的碰撞和觀點意見的交流探究,就帶來了充分的頭腦風暴,讓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廣闊、思維角度更多元,對知識的認識與掌握也就更準確、更合理。
在“老人摔倒后是否扶起來”這一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上,教師可以從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去教育和引導,可以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讓幾個學生對事件的過程進行模擬扮演,在這個過程中參與角色表演的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體會和反思,而其他的同學則可以進行認真的觀察和思考,然后組織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探討,重點從帶來的社會影響、社會道德風尚的營造等方面進行探究,讓這一熱點問題帶給學生更多的道德觀念、道德意識方面的感悟,促進學生法治觀念、價值觀念等的塑造與培養。
(三)歸納總結,有效提升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教學內容的梗概進行總結,對教學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析、提煉和整合,對其中的核心和關鍵內容進行明確。在這些知識點中哪些對學生而言是比較難的?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是什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將這些知識點串起來?每一個知識點在相關題目解決中如何進行應用,可能會產生哪些問題?這些都應當是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重點梳理和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對教學目標和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再明確、再細化,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學習內容與前后章節之間的關系、厘清知識的脈絡和結構、使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進一步凸顯,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縱橫交錯的立體知識體系結構。在社會主義常識這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導學案進行引入,通過強化點撥指導讓學生以共產主義思想的發展演進歷程對知識內容進行縱向串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進行縱向的貫穿,以此,讓學生串點呈線、串線成面、串面而成結構體系,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的核心素養就能得到持續性提升。
參考文獻:
[1]吳菲.在道德與法治課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J].教育,2016(1).
[2]柴貴頂.淺談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