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欣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新城區的留守兒童數量不斷增多,受各個因素的影響,留守兒童面對一些問題。所以,針對問題成因的分析,為其提出合理的實施對策,保證其發展意義的實現和發揮。
【關鍵詞】新城區 留守兒童 問題 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7-2018年度廣州市番禺區中小學校團隊工作課題《新城區“留守”兒童問題與對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025-02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因為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導致一些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逐漸產生。他們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嚴重缺失,缺少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其認識、價值較為偏離。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推進,大城市中很多兒童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在父母身邊生活,或者即使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教養的責任卻被父母委以他人,他們與那些父母遠在他鄉的農村孩子們一樣成為“留守兒童”,而他們,則被稱為“新城區留守兒童”。
家庭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具備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新城區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分析,對其進行優化教育,將保證教育意義的發揮和實現。
一、新城區留守兒童問題成因
新城區留守兒童的比例在近幾年逐漸上升,由于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心和教育,導致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發展不夠客觀。其發展過程中的困境和原因表現為:第一,家庭教育,在孩子不斷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對其發展存在很大影響。在實際情況上進行分析發現,新城區的留守兒童都是祖輩進行撫養,家庭教育不夠完整,常常會表現出冷漠、自卑等性格,導致其在學校中無法與同學進行相處,從而引起各個問題的產生。第二,學校教育。留守兒童在學校教育中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盡管他們和其他的學生一樣,具備健康的身體和學習能力,但是,他們在心理與性格上還存在很大缺陷。對于這些學生,為了避免其受到歧視,可以給予更多照顧。但是,實際上學校面對師資與辦學條件的限制,導致無法對其進行心理指導,從而使他們產生不良情緒。第三,社會環境。對于新城區的留守兒童,他們的年齡還比較小,具備的自制力差,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將制約其發展和進步,也使這些學生養成很多不良習慣[1]。
二、新城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對策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備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對留守兒童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一定要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在具體實施工作中,需要在幾方面進行完善。工作中,要避免孩子和父母同時外出,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盡可能的避免孩子和父母同時外出。如果父母都外出,可以通過電話、信件等方式給予孩子更多關心和教育,保證孩子在真正意義上獲得進步與發展。一些孩子父母外出后,外公外婆或者親戚等作為孩子的監護人,這些監護人也要充分發揮其教育責任,對其進行管理。
(二)加強學校教育管理
在新城區中,學校的作用也要積極發揮,保證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實現。在具體執行期間,可以在幾方面進行完善。第一,構建留守兒童檔案,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給予留守兒童更多關愛,并在日常學習中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對其開展心理輔導。第二,促進教學活動的豐富化,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為留守兒童組織各個教育活動,增進留守兒童和家長、其他同學之間的感情。如:引導留守兒童為父母書寫一封信,增進相互之間的關系。第三,促進寄宿制度的完善性,對留守兒童實現集中管理,重點思考其存在的安全問題等,以彌補留守兒童在家庭方面的缺失[2]。
(三)良好社會環境的營造
在留守兒童不斷成長過程中,為其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也能促進其健康發展和進步,保證工作意義的實現。因為兒童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基于社會上的力量,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十分必要。如:使用新聞媒體,對其進行宣傳,使社會各界加強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關注與分析,確保留守兒童在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下積極發展。同時,還要打擊各個危害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因素,尤其是網吧、KTV以及賭場等娛樂場所,禁止兒童進入。確保以實際活動關注留守兒童,為其發展和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空間。
三、總結
基于以上的分析,隨著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和分析,為了使其符合時代的建設發展需求,要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多方面發展下進行完善,解決留守兒童遇到的教育問題,以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馬亞瓊.城區小學留守兒童的教育困境及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1):153.
[2]沈習輝.淺談農村初中留守兒童中學困生的轉化[J].新課程·中學,2013(6):71.